第47章(第2/6页)

木鱼声远远传到上院,卢氏正在早课,闻声蹙紧了眉头,“喜鹊,去把门窗都关了。”

她并不在意有没有贤名。也从没打算做个贤妻。

赵家后院一向是乱的,几个姨娘只要不惹到她头上来,她也懒得理会。什么吃醋争宠,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去给一个故去的姨娘做祭,这种事更不在她本分范畴。

侍婢转身闭了窗,如今卢氏身边没了秦嬷嬷,下人也都换过一遭,底下人觉得赵晋不像以前一样在意太太,渐渐也敢躲懒敷衍,更没人会替她着想,提点些什么。

故而赵晋回来时,卢氏这边根本没收到风声。

赵晋甚少踏足大姨娘的院子,这处从前住着两个人,东厢房是大姨娘的,西厢房拨给了三姨娘。二姨娘身份高些,从一进门就单独一个院儿住着。

从前他来瞧三姨娘时,总能瞧见窗口处露出大姨娘那张老实木讷的脸。他有些不喜,大姨娘给他当通房前,是被他母亲安插在他身边监视他的人,瞧了几本书,去了哪些地方,见了什么人,她一一如实回禀给赵老太太。他觉得透不过气,也不喜欢有人监视自己。所以不管大姨娘怎么贤惠懂事,他都无法提起兴致。

他垂首步入院中,肩头尽是雪。大姨娘原跪在地上祷祝着什么,似是有所感知,抬起脸来就瞧见了赵晋。

她欣喜地起身迎上来,替他拂去肩头的雪片,“爷来得正巧,大师们刚诵完了往生经,正要烧点纸钱。”

旁边堆着金纸扎成的元宝,还有几件大姨娘亲手绣的衣裳。

赵晋想到每个佳节,总是她出面给大伙儿张罗做衣裳、做鞋袜,不论哪一个过寿,她都会悉心准备,奉上自己亲手绣的东西。事关于他,她更是细心。跟二姨娘献殷情不一样,她不大往他身边凑,便是做了什么也通常由他身边的人代为送过来,似乎也知道自己争宠无望,所以从来也不奢望他来她院子,只是偶尔能瞧他一眼,她就已十分的心满意足。

赵晋想温声道句“辛苦”,可转瞬他想到了柔儿。

也是这样温柔体贴,细致周到,伺候他伺候的格外好。可终究一切都是假的,是因他这个身份,这个地位,她们没别的办法,只能曲意逢迎。

他负着手,肃容没有说话。

大姨娘微愕,没想到碰了个软钉子,她自嘲地笑笑,不再殷勤地跟他说话,转身回到适才跪着的地方,捧着纸钱投进火炉中,“小公子,三妹,没什么能为你们做的,唯这一点思念遥寄与你们,我们没忘了你们,官人更忘不了。你们被人戕害,官人已经揪出凶手替你们报了仇,愿你们在天之灵保佑官人,护他身体康健、一世无忧。”

赵晋在旁听着,女人温软熨帖的话语,伴着比丘尼们诵经的唱声,这样真挚神圣的氛围里,他却瞧着那漫天的飞雪出了神。没人知道他想什么,他也不会与人倾诉。

他是个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有些事不需说出来给人理解,也不想费尽唇舌去证明什么。

法事结束后,赵晋去了上院。

廊下几个小丫头正在翻花绳,笑着打趣着,声音压得很低,偶然泄露了一两声出来,少女声音清脆,悦耳极了。给这院子也添了几星生机。

门窗紧闭,屋里却静得很。

他步上台阶,小丫头连忙丢下手里的东西,如临大敌一般垂头迎上来,几人齐齐屈膝,赵晋摆手,制止了他们的请安。他撩帘步入,想去西边书房取一样东西。原没想打搅卢氏的清修,等他迈入,却发觉卢氏就坐在西书房里。

两人都有一瞬怔,卢氏手里捧着个锦盒,一失手,登时打翻在裙上。

泛黄的纸页,散落的珠子,这些东西很眼熟。

曾经赵晋十分在意,在意这东西背后的人,在意自己的女人念着别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