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换人(第2/4页)

这两人都是户部的官员,对粮食的事情最清楚。刚才那话也是他们的心里话。百姓常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话其实放在他们身上也一样。户部银钱、存粮越多,他们越有底气。

彭春被挤兑的掩面而去,回家又训斥了婉柔一顿且不说,只说宫里各处的反应。

后宫不得干政不代表她们就不知道前朝的事儿。至少太皇太后和荣妃那都知道了。

太皇太后那是曾经摄政过的,朝堂自然有人,荣妃这事还要从三阿哥说起。

三阿哥胤祉今年适龄到了大婚的年纪,皇上本来的意思是想把董鄂家的姑娘指婚给三阿哥。婉柔跟六阿哥的事儿宫里谁不知道,更何况是手里有部分宫权的荣妃。这不是明晃晃的绿帽子,荣妃当然不愿意。

“不是婉柔,是彭春的长女婉贞。”婉贞是记名嫡女,既然记在嫡福晋名下那就是嫡女。国公的嫡长女配三阿哥,身份上很合适。

荣妃心里并不是很乐意。嘉阳格格什么性子,她能不知道,她自己的女儿都没教好,会好好对待婉贞这个记名女?婉柔的性子被她教导成这样,婉贞能好到哪里去。

荣妃一生生了六个子女,活下来的只有三阿哥胤祉和固伦荣宪公主,胤祉作为她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她自然上心。

可是皇上的决定她改变不了,只能给娘家传信儿,希望她们私底下多打听打听董鄂家的事情。

在她心里,婉贞的性格只要不是太差劲儿,董鄂家别四处招摇惹是生非,她咬咬牙也就认了。

她哪里知道,这选秀才开始一天,董鄂家就忍不住了。负责带话的人说,董鄂家压根没考虑三阿哥,人家是本着太子妃的位子去的。

荣妃都给气笑了,董鄂家还真当自家的闺女多香啊,皇阿哥任由他们家挑选。他们看不上她的三阿哥,自己还看不上他们家呢。

荣妃收拾收拾就让人备轿去了慈宁宫,她要去求太皇太后做主。

此时她也不避讳自己做的事情了,全部都交代了个清楚。“妾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人打听打听董鄂家的家风,您也知道妾如今只剩下胤祉和荣宪两个孩子,荣宪远嫁,膝下现在就只有胤祉。”

“妾和胤祉没什么大志向,也不求他未来福晋出身多高贵。可他董鄂家也欺人太甚,婉贞说得好听是嫡女,谁都知道她的生母只是个侧福晋且还在世。妾地位是不高,胤祉好歹是皇上的儿子,怎么就配不上她了,也值得董鄂家挑三拣四。”

也是凑巧,荣妃去的时候正好太后也在,听到董鄂氏这三个字不管是太皇太后还是太后脸色都不好看。

“荣妃你先起来,这事等哀家问过皇上自会为你做主。胤祉也是哀家的玄孙,你放心,哀家定不会让他受委屈。”太皇太后这些年吃了不少石榴给的药材,身子骨好了不少,本来应该二十六年十二月过世的,竟然熬到了现在。

看她如今的状态,再熬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什么事儿不会让他受委屈。”康熙带着太子等几个皇阿哥走了进来。

“给皇上请安。”

“荣妃你也在啊。”康熙过来就是打算说说几个儿子嫡福晋的事儿,他没想到老三的额娘也在。不过他也并不是很在意。荣妃年轻的时候很得宠,看看她生的儿子就知道,还有她的女儿。固伦公主那可是皇后嫡女才有的封号,给了荣宪,可见康熙对这个女儿的喜爱。

“皇上来的正好,荣妃也不知道打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说董鄂家的看不上胤祉,这不正在那哭呢。”荣妃这事虽说不是存心,到底不合规矩,太皇太后也不会给她隐瞒,她实话实说。

康熙听了这话收敛笑容,他倒不是为了荣妃居然知道早朝的事儿,实际上这会儿他根本没往那边想,他满脑子也是董鄂家上蹿下跳阻止胤礽娶石榴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