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3/4页)

是春耕时分,但大片稻田被荒废,根本见不到人插秧。入目都是萧条,这里与京城的繁华仿佛是两个天地。路上渐渐有了饿殍,一些流民走着走着,便倒了下去。驿站已经被砸损到不能住人,第三天晚上,他们找了个小村落歇脚。

这种时候,村民自是不乐意收留陌生外人。可裴孤锦给了足够银粮,他们又没法拒绝。村里有许多房子已经空了,众人挑了间大些的,收拾住下。生火做饭时,饭菜的香气引来了一群面黄肌瘦的小孩,就挤在院子外眼巴巴望着。

宋云桑这两天都心情沉重,见此状况,不忍心看孩子受饿,躲进了屋里。裴孤锦与魏兴低语了几句,魏兴便出了门。过了一炷香时间,魏兴回来汇报:“大人,我去问了。这些孩子不是本村的,都是流民,也才在这里暂住了一天。”

方才裴孤锦便是让魏兴去找各家大人,把这些小孩领走,免得宋云桑看着心闷。裴孤锦也没料到如此,看了屋中一眼,有些无奈道:“那让阿佟煮一锅稀粥,分他们吃些吧。”

宋云桑听见要施粥,心头的郁郁总算消了些,主动出来帮忙。她也不会做事,就将阿佟煮好的粥盛到各个碗里,分给那些小孩们。小孩们会争抢,还会打斗推搡,阿佟便拿着刀鞘恶狠狠打他们手,逼他们乖乖排好队。

队伍很快成型,这时,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孩便突出了。他之前便没有加入争抢队列,排队倒是抢在了前面排。接过粥碗时,他还躬身,郑重道谢:“谢谢姐姐。”

宋云桑特意多看了他一眼。是个比宋云衡高些的孩子,应该也是六七岁,虽然一身一脸泥污,但是双眸灵动,很聪明的模样。宋云桑忽然动了心思:之前她想从裴孤锦兄弟那过继孩子,可见过那些不能被称为“家人”的家人后,她却没了兴致。闽浙这边不知多少孩子因为灾难失了父母,她其实完全可以在这边找几个合适的收养,带回京城。若是往后也觉得不错的,便从里面选个过继,便是没合意的,也可以给裴孤锦做手下。

宋云桑越想越觉得可行,但要收养小孩,便绕不过裴孤锦。宋云桑思量再三,认为也是时候找个机会,和裴孤锦好好聊一聊他不能人道这个问题了。她与裴孤锦相好了一段时间,虽然可能还没达到“爱他”的程度,但已然将他放在了心上。她不想再看着他一人背负伤痛了,相信只要她诚挚以待,裴孤锦也终能坦然面对他的伤残。

她想到就做,分完了粥,便坐在一旁打量那孩子。孩子吃饭坐得板正,喝粥都喝得规规矩矩,显然是有教养的人。宋云桑和他聊了几句,才知道这小孩竟然已经九岁了,原是富商的儿子,家境本来优渥,也曾读书上学堂。可不久前他家遭了倭寇,就剩他一人活了下来,这才跟着一群孩子来了这里。

宋云桑不料他个头这般矮,犹豫片刻,吩咐阿佟拿来帕子,帮那小孩擦干净脸。小孩躲躲闪闪,还有些不愿意,却并没有严词拒绝。阿佟放下手帕时,宋云桑便被惊了一惊。实在是这孩子相貌太出众了,精雕玉琢的程度和宋云衡不相上下,无怪不愿意露出真容。

宋云桑又对他满意了,问他:“你可愿意跟我走?往后我便做你的,”她顿了顿,考虑到辈分问题,道:“我便做你的姑姑,照顾你。”

这话出口,旁边几个大些的孩子也看了过来,目光中都是嫉妒。可那孩子仔细看了看宋云桑,问:“姐姐是要去浙中吗?”

宋云桑应是。那孩子便摇了摇头道:“谢谢姐姐好意。可是,我不想离开我的伙伴。”

他的伙伴像看傻子一样看他,恨不能推开他自己上。宋云桑也十分意外。她正想再问两句,却见到一直坐在不远处的裴孤锦行了过来:“桑桑,来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