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哥有请!(第2/2页)

至于照顾不了的,哈哈!说不定秦大哥一拍胸脯:“有什么跑腿的、摆平地面的、搜集情报的,甭管啥事儿,只要找小弟,立刻办到。’’你会发觉这世上就有那么多窄巷予,是警车进不去、警察摩托车也进不去,只有脚踏车才能进去的。这世上也就有这么多办公室里三年都搞不定,由秦大哥出面却三天就搞定的事。

肥了??富了??

他们是怎么勾结的?是怎么认识的?

就是靠小孟这样“穿针引线”的“中人”认识的。

他把平常见不到,却彼此十分需要的人,用一种很自然的方法拉在一块儿。

他当然也有好处。

他就好比清末民初时期的“买办”,对中国一片陌生的洋鬼子,透过那些会几句?洋泾浜?的买办,逐渐进入中国的舓会。

当地的人不透过买办,就见不到洋老板;洋老板不透过买办,就做不成生意。

清末民初,多少买办就这么发了,不但发,而且发进了政界,影响了大局。

人人可以做“买办”

但是,当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王部长、张董和童委员的时候,他们固然结识了一些新关系,自己有没有损失呢?

当有一天,出了弊案,捅出来,某人与某人聚了餐,甚至拿出当天的照片,提出后续来往的证据,这些人能不被牵连吗?

你或许要说“我是小市民,找不到买办,也攀不上权贵。”但是,你要知道,在每个角落都有像小孟那样的人哪!

某太太邀会,认识她的人不多,信任她的人更少。

她聪明,先去找杂货店老板娘。因为那开了几十年的小店和老板的殷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老板娘看在老顾客的情面和未来的生意上,入了会。

她再去找某有钱太太,说:“杂货店老板娘已经加入,又约了十几个好朋友,有人一参加就是三股,您也加一份吧!”有钱太太看老板娘入会了,也不疑有他的加入。

某太太再以这两人作号召,不是跟小孟一样,就能真招到几十人吗?

“一缺三”成了“三缺一”

至于平常吃饭、签字请愿、联名抗争、合买东西,甚至打麻将,哪一样不见人使用这种技巧?

“谁谁谁都到了,就缺你了,你不来,三缺一就玩不成了。”

你要是真打电话问那两个人,只怕他们听到的也是同样的话。

打麻将事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入了股、投了资、签了名,到头来发现别人实际都没参加,后来落你一个人?扛下面的事?,可就冤了啊!

餐馆门外看菜单

了解了这一点,如果有人对你说大家都参加,就缺你的时候,你最好别懒,伸手拔几个电话,问问是真是假。

如果你是个作家,某杂志找人约稿,说某某大牌都为他们写了。你最好也拔个电话,问问是不是真的?那杂志正派不正派?

如果你是位官员,有人请你吃饭,你最好先问明一共请了哪些人,然后叫你的秘书找那些人的秘书查证一下。

很可能就这么几通电话,便真相大白,使你少了许多未来的纠纷。

也很可能就这么几通电话,就使你认清事实,不致落人圈套,伤了名、损了利,甚至丢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