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蜘蛛网(第2/4页)

“不用了!”把画接过,塞进随身准备好的长塑料筒里。

外面又飘起霏霏的雪花。杨教授却觉得十分温暖,且在上飞机前,塞了一万块钱给小廖:“谢谢你了!等我卖了,还会加倍谢你。”

“只要您看得准,这好画应该由您得。”

“没问题!”

***

杨教授又一路没能睡好。想到一转手,就是四十万,足赚三十多万,才不过四天时间。

只是才回家,杨教授就病倒,住进了医院。

神智昏迷中,他还不断喃喃地说:“明明是新造的假画,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

〖想一想〗

是谁骗了杨教授?

是小廖和那老太婆吗?由小廖先去找高手,伪造两幅张大千的画,再找个乡下的老太婆,扮猪吃老虎地让这位“权威”阴沟里翻船。对不对?

可是,小廖不是再三提醒杨教授,说自己没把握,要他多看看。连上飞机前,都说:“只要您看得准...”而杨教授也回答“没问题”吗?至于那老太婆,更是从头到尾,也没说那是张大千的作品哪!

所以,我们真正能说的是—

“杨教授把他自己骗了。”

他先以为一个乡下的老太婆,不识货,也不可能搞鬼,而放松了戒备。又因为经过了二十八个小时的旅途,而精神不济。加上屋内的灯光昏暗,伪制的功夫不差,且皱皱地装在框子里,自然容易看走眼。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要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免得引起老太婆的疑心。所以,从头到尾,他根本没好好把那张画瞄上几眼。

你怎么不说,是杨教授想骗老太婆呢?

如果老太婆卖的真是价值四十万美金的“大千真迹”,而杨教授支付了六万,岂不是在小廖和杨教授的联手下,使可怜的老太婆吃了大亏吗?

杨教授简直就是跨海行骗的“国际大骗子”啊!

如此说来,杨教授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他又有什么好怨的呢?

***

在香港流传一个故事:

某人逛鸟店,发现一只破旧的鸟笼,里面的鸟虽然普通,那鸟喝的“水皿”却是值钱的古董,于是假装要买那只鸟。

鸟价开出来,某人吓一跳,心想一只小鸟怎会值这么多钱?明明是敲竹杠。可是他也暗自兴奋,心想单单这水皿,就值几万港币,于是掏钱买了下来。

只是店主接过钱,立刻拿了个新的水皿,换下那个“宝贝”。

“没关系!没关系!旧一点没关系!”某人赶快阻止。

“您没关系,我可有关系啊!”鸟店老板笑道,“这是明代官窑,值好几万。我的生意,全靠这家传的好东西啊!”

***

见猎心喜,却又因为心喜过度,而丧失了原有的判断力。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毛病。

我们总是想别人没自己聪明,而在下棋时,希望对方不要看出我们的弱点。如果对方真没看出来,而走了另一步时,我们则暗自心喜。

岂知,如果对方是高手,他也可能正设下这个陷阱,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上面,而忽略自己另一个更大的弱点。

***

常听买房子的人说:“最好找没有掮客的屋主,可以省下一笔佣金。”也常听卖房子的人说:“最好自己卖,于是买主省下的佣金,可以加在房价上。”

这两方面的说法,已经十足表现了其中的矛盾。

他们都以为对方是傻子。怎不想想,越是这种不找掮客“带看”,而宁愿自己出马的人,越是精明的人物。相反地,如果你找了掮客,他能带你看很多房子,使你有个比较。又能拿许多别人卖房的资料给买主看,让他知道“天高地厚”,常常反而能有较合理的交易。

谈到交易,请看一个经常发生的实例。

故事3:五折大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