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3页)

唯一提醒他不同的,就是周什一。

“哥,你把豆浆给我留一口!”

谢初鸿最近跟他们打排球,出了汗贪凉,风一吹就感冒了,头昏脑涨的,今天一早听了闹铃也没从床上爬起来,还是他哥坐上桌发现人还没出来,才去叫。

周什一朝他招手:“你过来喝,把早饭带去教室吃,抽纸我已经帮你放包里了。”

他现在每天听谢初鸿张口闭口地叫“哥”,照顾人起来还挺是那么回事。

秋芸在厨房里一听着喊,就把豆浆机里剩的最后一杯五谷豆浆,找来密封杯盛好,正说着“这里还有豆浆”往外走,就被餐桌上的场景看愣了。

剩下半截“不用分”死死卡在嗓子眼里,出不来。

谢初鸿想也没想,端起周什一喝剩的豆浆对嘴灌,另一条胳膊还伸着让周什一给他披校服外套。

两人动作亲昵又自然,一下就把秋芸好不容易攒下来一点的踏实,又给戳散了。

周什一抬头喊她。

“该走了妈,我已经把初鸿的早饭打包带好了。”

秋芸迟缓回神:“好……这里还有一杯豆浆,也放包里吧,你们先去门口换鞋。”

周什一向来察觉不到这些,谢初鸿鼻子还塞着,想接过自己的包,却被周什一看他鼻头红红的,可怜,主动帮他背了。

后来秋芸开车送他们去学校的一路,都眼睁睁透过后视镜里看着谢初鸿歪在他儿子肩上。

周什一眉头紧锁探了好几次温度,叨叨要去医务室买感冒药。

谢初鸿被他念得烦了,凶起人来瓮声瓮气的,像撒娇:“你别念了,脑子要炸了!”

周什一赶紧闭了嘴:“好好,你睡。”

清晨的阳光顺着半开的车窗溜进来,被周什一抬手挡在谢初鸿眼皮之外,十几分钟的路程,少年也能在他怀里睡得很沉。

秋芸终于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咽回了嗓子,只在最后车停下时叮嘱:“如果实在不舒服,记得找班主任请假。”

但周什一似乎并没有听见她说话,一心一意望着谢初鸿下车。

注:

1.不同学校在不同的省份录取线不一样,分数状况也不一样,不要纠结,都是我瞎掰的。

2.为了养出这两只崽,年纪轻轻的我送上今日份育儿经(?

在教育方式上,表扬为主,容易培养孩子固定型思维模式,在迎接挑战时有包袱,害怕自己完不成、得不到表扬而退缩。

鼓励为主,则是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用询问法或是描述法,问类似“你是怎么做到的?”的问题,会让孩子更加注重努力的过程,不畏惧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