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4页)

刚才在火锅店里来不及深入思考的疑惑,再次浮现在云歌的脑海中。

——重生后,她为什么再也没有跳过舞呢?

基里尔没有说错,跳舞的运动量并不比跑步低,跳舞同样可以满足云歌强身健体、保持大脑最佳状态的运动需求。

云歌也承认,跑步更加枯燥,跳舞要丰富有趣得多。

即使不附加其他条件,仅仅时常更换一下舞蹈的种类,就能带来新鲜感。

更不要说像基里尔这样和同学们一起排练音乐剧了,同样都是两个小时,基里尔排练音乐剧既锻炼了身体、又进行了社交。

说起来,今晚一起吃火锅的学生们明明大多都是P大的,是云歌的同学,但是云歌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反而是基里尔帮着云歌和同学们互相介绍,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今晚,同学们向云歌介绍了音乐剧社团,还有校内校外好几个舞蹈班,全都建议云歌可以用跳舞代替跑步。

跳舞同样健身、跳舞更加有趣、跳舞还能交朋友……

云歌在心中一一罗列跳舞的好处,又逐个划掉。

她不想交朋友。

最起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花费时间精力去主动交朋友。

她也不需要有趣。

或者说,云歌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让健身变得充满乐趣这回事。

她健身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身体,有更好的身体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能够早日得偿夙愿……

云歌想起基里尔今晚的感慨,“你简直像一个苦行僧。”

“除了虔诚的宗教徒,我从来没有见过其他人像你这样过着单调自律的生活。”

原来自己在他人眼中,竟然是这样的吗?

苦行僧断食断水,忍受酷热严寒。

而云歌经过提醒也发现,明明跳舞和跑步有相同的效果,她却不愿选择有趣的跳舞,反而坚持枯燥的跑步。

不仅锻炼身体这一件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云歌下意识地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摒弃轻松有趣、坚持枯燥痛苦。

苦行僧的存在,外人看起来或许没有道理,但是云歌能够理解其存在的原因。

有一种东西叫做沉没成本。

沉默成本越高,就越难以放弃。

好比谈恋爱,男朋友给自己花过很多钱、花过很多时间、投入过很深的感情,分手未必困难。但是如果自己给男朋友花过很多钱、花过很多时间、投入过很多感情,分手时就会格外痛苦。

宗教这件事和谈恋爱也差不多,信徒投入的钱越多、沉没成本越多,就越虔诚、越不会背叛自己的信仰。

信徒没钱怎么办呢?没钱就投入时间。投入时间还不够,那就升级为苦行僧,忍受身体上的诸多痛苦折磨。

云歌一直下意识地做出类似的选择,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刚重生时,对于离开校园很久的云歌来说,学习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报仇更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下去,一靠系统奖励,二靠云歌自己不断加码的沉没成本。

付出越多,就越不会放弃。

出于惯性,云歌一直这样做。

但是现在想明白自己这么做的深层逻辑后,云歌豁然开朗——她现在完全没必要这么做了!

学习对于云歌而言不再是一件不得不做的痛苦之事,云歌早已爱上了学习本身!

而报仇,云歌也不再像刚重生时那样绝望,虽然熹微,但是云歌已经看到了曙光。

她闭上眼睛,慕家长长的产业清单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该怎么做,云歌心中已有成算。

既然她的信仰已经坚不可摧,甚至她已经爱上了朝圣的路途,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做一个苦行僧了。

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她可以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舒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