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万一第一次上路测试出现了什么意外,这些记者也会将影响控制在小范围内,不会大肆报道。

甚至在报道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让读到新闻的人们认为慕家虽败犹荣。虽然慕家这一次上路测试失败了,但是依然在无人驾驶领域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

——假如慕家真的是自主研发,而不是做贼盗窃他人成果的话,这倒是真的。

云歌眼中满是不屑。

五月十五日,慕家研发的青牛第一次上路测试。

获得采访资格的记者们早早等待在测试路段两旁,无比激动地等待着见证这着历史性的一幕。

支好三脚架、放好摄像机,选定最好的拍摄角度,摩拳擦掌地准备拍照片、拍视频!

几乎所有记者都携带着云鸽无人机,如今云鸽无人机已经成为了记者必不可少的设备。

云鸽无人机从各个角度都能拍摄。

飞到高处从上向下俯拍、飞到低处从下向上仰拍、飞到不高不低的位置像相机一样从侧方拍摄……

云鸽无人机比相机更灵活!不需要摄影师站在相机后,至少要有可以一个人和一个机位需要的空间。云鸽无人机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缝隙就能飞过去,摄影师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画面,非常方便拍照时找角度。

明明是青牛的上路测试现场,目之所及却全都是云鸽无人机。

慕司琛看到这一幕,顿时无比厌恶的皱起眉头。

慕司琛身边的秘书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慕少,我让记者们把云鸽无人机全都收起来?”

慕司琛语气冰冷:“不用。”

虽然他对云鸽歌无人机厌恶至极,但这是青牛第一次亮相的关键时刻。

既然记者们使用云鸽无人机能够拍摄出质量更高的照片和视频,那么为了让青牛第一次亮相更加完美,慕司琛不会让自己的私人情绪影响到今天的正经事。

只是如此一来,慕司琛的心情更差了,脸色难看得吓人。

身旁的秘书战战兢兢,想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测试时间到!

青牛车身装饰着美丽的鲜花,从道路尽头缓缓驶来!

道路两旁的所有记者全都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拼命想要看得更清楚。

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快门的咔嚓声和人们的惊叹声交织在一起。

这不仅是青牛的第一次上路测试,还是全国首次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交通部门非常重视。

交通部门从交警、汽车年检工作人员、新车上牌检查人员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中抽调。

然后将这么多人组合在一起,并经过培训,组成了一支全能的上路检测队伍,一起对青牛进行上路测试。

随着青牛行驶来,距离大家越来越近,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

青牛的驾驶位真的没有人,只放置着一个撞击测试人偶!安全带系在人偶身上!

同样的,副驾驶也没有人,放置着一个撞击测试人偶。

后排座位上,坐着一位真人乘客——是天琛科技公司的科技人员!青牛无人驾驶载人汽车的总设计师!

第一次上路测试,青牛内后排就坐着真人,可见天琛科技公司对青牛多么有信心!

如果不是有万全的准备,又怎么敢让真人坐进去?

一时间,记者们全都拼命拍摄,拍摄的焦点全都是透过敞开的后排座位玻璃窗,拍到里面的青牛总设计师。

“总设计师看起来还挺年轻的?”

“是啊,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

“他叫什么名字?之前履历如何?”

尽管现场没有任何人知道答案,但依旧不妨碍所有人讨论的热火朝天。

青牛行驶过的路段并不空旷,甚至有些路段有些拥堵。

无数云鸽无人机一路跟随着青牛拍摄,记者们一边跟着青牛跑,一边通过手机将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