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5页)

攀登珠峰,即使对雷南和他的队友们这样的专业登山者,也是一场超过一个月的战斗。

抵达珠峰大本营后,雷南和他的队友们要在五千多米海拔之处徒步,让身体适应高原。徒步之后还有一系列的适应练习,比如冰川通过训练、过梯子训练、氧气瓶训练等。

珠峰天气多变,精准的峰顶天气预报只能看到一周内的天气。为了等待好天气的窗口期,运气好的话等待一星期左右,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等待超过半个月。

在窗口期来临之前,雷南和他的队友们会继续拉练。

“说真的,你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大本营等待。”

而雷南和他的队友们甚至不能经常和云歌四人见面。

“你们在L市等待,甚至回到S市、H市,都是一样的。”

雷南无法理解云歌为什么一定要在海拔如此高的大本营进行漫长的等待,“你们在大本营等待的每一天都在烧钱。”

云歌:“没事,我有钱。”

虽然珠峰试飞的价格不菲,但是与云歌刚刚拿到的三千万系统奖励相比,珠峰试飞的费用只是一点小钱。

雷南:……

云歌有钱这件事,雷南早已发现了。毕竟不是随便一个十八岁的学生就能组建一个研发团队,研发远超于当前技术水平的无人机,哪怕这个十八岁的学生获得了IOI的世界冠军。

研发,是要烧钱的。

雷南不知道研发要烧多少钱,但是他大概清楚这次在珠峰上的试飞要花多少钱。

攀登珠峰有两条成熟的线路,一条是北线,从中国西藏、珠峰北坡登顶;一条是南线,从尼泊尔一侧、珠峰南坡登顶。

北线的登山费用大概是45万一人,南线的登山费用大概是30多万一人,每个人相差十几万。

这还不包括往返L市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费用,还有装备、保险,以及万一遇到意外可能产生的费用,例如说直升机营救。

雷南的团队一共有四个人,如果从南线登山大概能比从北线登山省下五十万块钱。因此雷南曾经建议云歌,他们从南线登山,然而被云歌拒绝了。

“不,南线管理混乱,给钱就能登山,安全性太低了。再说尼泊尔还有可能发生暴动。”

雷南自信地说道,“我和我的伙伴都是专业的。对于业余登山爱好者而言,南线的危险确实比北线多,但是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

然而云歌的态度十分坚定。

“五十万不算什么,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雷南的团队中,有两位年轻的爸爸。

“要么听我的从北线上山,要么中止合作。”

雷南无奈,只能听从云歌的命令,从北线上山。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钱,也意味着更严格的审核和管理。雷南的团队或许要攀登到七千米以上的海拔,因此提前三个月就要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特批。

攀登珠峰,还必须要有登顶八千米以上高峰的经验。

好在雷南的团队都是专业人员,这样的资格自然满足。

哪怕只能提高一点点安全性,云歌都毫不犹豫地多花五十万,这让雷南对云歌的财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猜测云歌应该生活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

但是之前雷南知道云歌有钱,却不知道云歌这么有钱。

明明在L市等待,会花更少的钱、拥有更舒适的环境,但是云歌坚持要在珠峰大本营等待。

雷南对此只有一个看法——

有钱,任性。

云歌看到雷南饱含深意的目光,解释道,“你把这当做是一场度假,这样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雷南依旧无法理解,在这种昼夜温差极大,还动不动就有狂风的地方,住在帐篷里……度假?珠峰大本营这个词和度假有一点关系吗?

云歌不再解释,其实在她前往珠峰大本营时并没有想好要不要在此处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