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韩霁把自己碗里的两个溏心荷包蛋分了一个给林悠,林悠怕他吃不饱,还想还回去,两人来来回回扯了好一会儿,扯到后来两人都笑了。

韩霁催道:“快吃吧,面要凉了。”

“哦。”林悠应声。

两人边吃边看对方,完全无视厨房里还有另外两个人在。

而另一边安氏尝过了林悠这面的味道,也勾起了不少回忆,这面与她平日里吃的清淡口味完全不同,倒有点像她奶母子做的,奶母子是湘地人,做饭炒菜都爱搁点辣子,母亲还总埋怨奶母子带她吃辣子灼伤胃,无论安氏怎么给奶母子说情,母亲都不信,赏了奶母子一顿板子,后来奶母子的身子就一直没养好,早早离她而去。

若是奶母子身体好,再多活十年八年绝对不成问题。

想到这里,安氏的眼眶有点发红。

吴嬷嬷见了吓一跳,问安氏:“老夫人可是觉得辣了?”

安氏连连摇手:“不是不是,我是想到我奶母子了。”

吴嬷嬷伺候安氏一辈子,知道安氏心底的柔软就是她的奶母子,不止一次和吴嬷嬷说起。

安氏吃着面,抬头去看坐在灶台旁的林悠和韩霁,两人因为一个鸡蛋互相推让,看在安氏眼中别提多好。

尤其是韩霁,她从未见过那孩子在谁面前这般放松,脸上还挂着笑意,印象中的韩霁,小时候被他母亲逼着上学堂,背诗文,讲译经,回回见他都是皱着眉头,再大一些,就连眉头都不皱了,只剩下面无表情,与人说话一板一眼,规规矩矩,一点年轻人的狂气都没有。

后来他母亲去世,他哭得伤心,他父亲另娶赵氏,他不曾反对,但赵氏一嫁进来就要挪他母亲的墓穴,那是安氏第一次看见韩霁与他父亲发火。

等他从外面再回来时,通身的气质都变了,长大的同时,也成熟不少,收起锋芒,成了一个有担当的。

安氏吃下了大半碗面,这已经很了不得了,因为林悠盛面的碗用的是大号,平日安氏用小号碗吃面,最多吃几口,这大号碗至少有两三碗小号碗的量。

“吃饱了。”安氏起身。

吴嬷嬷将碗里的面汤都尽数喝下,把她和安氏两人用过的碗收拾到一旁水盆中去。

林悠和韩霁起身送她,安氏走到厨房门口,忽然顿住,转身对林悠说了句:

“天亮以后,去一趟我那里,我有话与你说。”

林悠指着自己问:“我?”

韩霁也问:“祖母寻她何事,不放此刻说。”

安氏瞧着韩霁这迫不及待护着她的模样,暗自好笑,故作严厉道:

“我叫她去自有道理,需得与你一一回禀吗?”

韩霁还想反驳,被林悠拦下,回安氏道:“要不我现在就跟您去吧。”

安氏见她面才吃了一半,知他们这几天忙得厉害,听说昨儿睡了一天,遂道:

“不必,你且吃吧。我还要去转转消消食。”

林悠应下之后,吴嬷嬷谢过林悠,扶着安氏继续消食去了,心里想着老夫人喜欢少夫人做的面的口味,回头定要问一问少夫人这面的做法,时常做给老夫人吃,不就能缓解老夫人胃口不好的问题。

安氏离开厨房之后,林悠见韩霁仍气呼呼的站在那里,有心哄他,说道:

“她们终于走了。我刚才都没舍得把我之前卤的鸡胗拿出来。”

林悠说完,用凳子垫着,从碗橱顶上抱下来个坛子,从里面夹出几块卤味鸡胗,正要切,安氏和吴嬷嬷忽然去而复返。

“老四家的,你待会儿把老四的印章一同带……”

安氏的话没说完,就看到林悠手里的卤味,问:“这什么?”

林悠:……

片刻后,林悠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自己卤了半天的鸡胗坛子被吴嬷嬷喜滋滋的抱走。

倒也不是说安氏有多喜欢吃鸡胗,她就是气林悠藏私,你可以不给,但你不能藏着,等人一走就拿出来。搞得好像她是来蹭吃蹭喝似的(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