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第3/4页)

在那个年代,家里哪怕多一口饭吃,也是要轮着好几个人抢来吃的,没有足够的细粮就只能找富裕点的人家换粗粮,总要吃饱才能讲究生活不是?

其实最开始说国家征收,搬到北方来,好多人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可不愿意能有什么办法,土地要被水淹了,就连祖坟都保不住,好多人搬走的时候是一边走一边哭,住了一辈子的祖宅啊,以后都要埋在水下面,一辈子的念想就没了。

人是念旧的动物,也是很健忘的动物。

来到新区以后土地多了政策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以前煮白粥就几粒米,跟米汤一样的玩意儿。

现在不同了,过年还能买得起一整只猪头!

韩景林笑着说:“爹,咱要买就买电视机,晚一点买个电视机得了,听说现在新区也能收到好几个电视台了。”

韩景柏:“电视机要票啊,我都想找个电视机票,可难找了。”

赵曼说:“很快就好买了,唐城那边有个富商,投资了几条生产线,等那边开工了,就很好买了,咱们新区人现在买风扇不都好买了吗?”

这事儿最近传得厉害,周升都苦恼很久了,他也尽量争取那边来这里投资,但是等方等新区兴趣缺缺。

提起这个来,所有人都来了兴致。

因为吃到了工人的福利,就知道厂子建在新区,等于普通民众意味着什么。

市里面得到的实惠很明显,税收红利,那么大一个工厂,每年交给地方政府的税收都不少。

另外一点是人口就业红利,一个大型工厂能解决成百上千人的就业,这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呢,招工等于当时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在城里只有城镇户口的在招工这方面才有优势。

区里面争取了越来越多的工厂来这里,就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脱离农民的身份,当上工人。

工人多了农民就少了,人均能耕种的土地也就多了,人口平均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等新区的人而言更直观的是,建了工厂以后,还要优先销售一批给当地的居民,去年家里就弄到了一张电风扇票,买回来了电风扇。

一说起这个,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叽叽喳喳的讨论起到底哪里来的富商。

电视机组装生产线比电风扇要复杂很多,许多精密仪器配件要从国外进口,现在国内还没有完全国产化的电视机呢。

如果唐城也能建起来一个电视机组装厂,那可比风扇厂要风光多了。

等于政府层面上来讲,无比希望能拉倒这个大佬来进行投资。

等于普通民众来讲,这也是很容光很有面子的事情。

吃完了晚饭,一家人辞别了老韩家的人往回走。

大娃二娃一人骑着一个自行车,比来的时候轻省了好多,三娃跟赵曼坐着韩景瑜的汽车走。

这会儿天已经暗下去了,韩景瑜让两个孩子骑车走前面,他在后面打灯指路。

三娃说:“妈妈,你看大哥他们越骑越快。”

前面两个孩子跟较劲一样,刚开始还正常速度走,后面就越来越快,韩景瑜踩到三十码也能跟得上。

想想孩子可真是长大了,第一次来到新区的时候,二娃也是第一次坐吉普车,小伙子上车以后就嚷嚷着以后要当自己,那会儿多有趣啊。

赵曼笑起来:“坐车好还是骑车好。”

三娃:“我也想像哥哥他们那样在前面骑车呢!”

赵曼说:“等二哥走了,家里就多了一辆自行车,到时候你就可以自己骑着玩。”

“可我又不想二哥走。”三娃有点点小伤感:“要是大家以后都不分开,永远在一起多好啊。”

瞧瞧孩子的傻话,赵曼都乐了:“可是哥哥们都长大了,不能永远都住在一起啊。”你们以后终究会各走东西的。

三娃:“可我长大了不会离开妈妈,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