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4/4页)

大娃不好意思的说:“我以前也煮过挂面的,其实炒菜我也会,但是我怕在您面前献丑。”

大家都一起笑了起来,围在小桌子旁边吃米粉。

三娃说:“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大哥给我煮面吃,所以大哥的厨艺也很好,不过还是没有妈妈的好。”

赵曼:“大娃也是好孩子,你经常看着我做饭,应该会炒菜了呀。”

大娃有点害羞:“我怕浪费家里的东西,所以到现在才学会煮面。”

二娃说:“其实我跟大娃两人在旁边看了妈妈做饭也算看了好几年,要会煮也不难,回头我们给妈妈做来吃啊。”

三娃说:“哥哥也不算不会做饭,他会煎鸡蛋啊,还会从坛子里面挖泡菜出来给我吃。”

大娃忙瞪他一眼:“就你话多。”

三娃嘟嘟嘴:“可你平常也这样给我吃的啊,对了你还会蒸水波蛋。”

啊哈,大娃这个持家小能手这么会过日子的吗?

也真的挺会对付的。

赵曼笑道:“不能天天吃泡菜,现在日子过得也没有以前那么艰苦了,等天气暖和一点,咱们去找阿里汗老人打点玉米馕,你们要是没有时间做,或者不想做,就吃玉米馕,然后至少隔天要吃一次青菜,我虽然不在家里可菜园子一直都打理好着呢,并且不能天天吃土豆。”

三娃刚想说其实每天吃土豆都可以。

三个孩子都是土豆控就超喜欢吃土豆的。

二娃眼睛一亮:“妈妈,玉米馕是不是可以放很久?那玩意儿好久没吃我倒怪想吃的,咱们有空就去打一点吧,反正玉米面也不值钱。”

以前打玉米馕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细粮,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就应季吃一点粗粮,比例比之前要小很多,刚刚来这边的时候,粗粮的比例几乎占了整个食物结构组织的一半以上,现在粗粮就可以当调剂品吃了,所以玉米馕也好久没打了。

牧区的生活条件更好,党和政

府都关心牧民们的生活,勤劳的牧民们都住上政府发的厚布帐篷了,大冬天的一点都不漏风,帐篷里面烧炕,也很暖和,到游牧搬迁的季节,政府还会派大卡车帮助牧民们搬家。

赵曼:“你有什么想法?”

二娃说:“那玩意儿耐放的话,我去省城的时候背着一点过去,第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多吃点玉米馕,省点粮票出来,后面慢慢吃啊。”

赵曼可真要对二娃另眼相看了,比了个大拇指说:“有这想法真是不错,你走之前跟我说一声,你就多背一点过去,你带个十来斤,给魏敏两口子也带十来斤,你师父对你那么好,任何时候都要想着他对不对?”

二娃也点头称是。

孩子们又嘻嘻哈哈起来。

其实跟着在父母身边,和没有跟着还是有差别的,这次二娃回来感觉长大了许多,也成熟了,以前跟大娃站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谁是弟弟。

二娃就比较幼稚。

现在的二娃都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了。

赵曼低头叹息一声:“等你们长大了,我们也老咯。”

说起来有些伤感。

她得到了一次重新活过来的机会,可等到社会发展起来,都要享福了,她就要变成老太婆了。

何其悲哉。

三娃赶紧抱抱她:“妈妈我爱你。”

每逢这孩子没有办法安慰她的时候,就会来上一句“妈妈我爱你”。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这句话包治百病。

看着孩子们吃的香香甜甜,她突然也来了胃口,想起今天因为孩子们的事情午饭都没吃,派出所跟单位两头跑,于是低下头吃了一口。

可碗里面的饭菜看着香香的,吃到嘴里又变了一种味道,竟然是说不出的恶心。

赵曼含着那一口米粉真是不知道吐还好,还是咽下去。

然后又涌上来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胃里面有一种强反应的东西,跟食物冲撞了,她跑到外面直接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包括胃里面的酸水都吐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