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4/4页)

赵曼赶紧走过去,掏出来毛巾打湿了给他擦擦小脸:“哎哟喂,炉子灭了就去别人家借火嘛。”

她顺便带着小老三去洗手手,很快又是白白嫩嫩的小老三啦。

小老三甜丝丝的享受着妈妈最大的宠爱:“哥哥说怕你回来还要生活心里烦,然后让我们学学怎么生火。”

赵曼偷偷的亲了他一口:“可真是妈妈的乖宝宝。”

门口还挂着一条腊鱼,赵曼惊讶的问:“这鱼是哪来的。”

大娃看了一眼说:“是我们找农场的人买来的,他们今年去河边打了不少鱼呢,这一条鱼才一块二,便不便宜。”

赵曼:“你们哪来的钱?”

二娃:“上次卖瓜子赚的啊,我说想吃鱼,然后我们一人凑了四毛钱,找农场的大旺家里买的。”

大娃:“绝对划算,平常去买新鲜鱼要三毛五一斤,还是带着内脏的,这条鱼晾干了还有四斤,那说明晒干之前至少有七斤重。”

好嘛,大儿子脑瓜子好,算账起来溜溜溜。

二娃算不通这个账,就觉得想吃鱼,妈妈还不让打。

心疼归心疼,可是买糖也是花了,买鱼也是花了。

居然花的是自己挣的钱呢,这也是棒棒哒,当初卖瓜子和卖板栗赚了一些钱,赵曼不想给孩子们太多,就零零散散的买了些肉,给孩子们加餐补身体了,分给他们到手里的也就只有几块钱,三娃的钱还是大娃给管着的。

没想到儿子们用自己辛辛苦苦挣得钱给妈妈买鱼吃,真的是好感动呜呜呜呜。

好吧,赵曼又要吐槽一下物价,这一条鱼一块儿

,真不贵,因为肉价也要七毛二,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只能买两斤不到的肉。

另外又要鄙视一下当下物价的无脑吹。

这条鱼目测有六七斤重,晾干了也有至少四斤,是真的划算吧。

但是下班以后能在河里捞几条鱼,就能顶上班干好几天,难怪那么多人愿意去河边打渔了。

二娃看赵曼回来了,解释道:“这几天我看你考试考完了,肯定很辛苦。”

赵曼很安慰:“儿子们在给我做饭吃呢,我不挑剔的,来来来,咱们看看今天晚上能吃啥。”

大娃正准备做饭,不是三娃还没有生起来火么,兄弟几个都在等火生起来,就直接傻掉了。

最后一致决定还是在大灶里面烧柴火,好在饭已经蒸上了,锅盖里面传出来香喷喷的米饭味道,瞅了一眼灶台上面还有一碗米汤哎!

好家伙,都享受到儿子们的服务啦。

赵曼心说沥米饭可不好煮呢,你们妈妈我可不敢暴露我到现在还不会煮沥米饭的事实。

她每次都是搞个不锈钢盆直接上锅蒸,其实蒸米饭更好吃,但是沥米饭可以做成锅巴饭,还有米汤可以吃。

米汤是好东西哇,大热天的时候喝一口凉米汤可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