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2/5页)

这种比较对于村里来说,是良性循环,方满仓恨不得每个年轻人都有这上进心才好,他现在终于不用像赶着驴子一样逼着村里的懒汉们干活了。

可方文海不怕人比,他就怕自己干活了。

这时候方文海的爹来了一句:“之前你姑不是给你相了个知青呢,咋样了?”

对于方文海找对象这事儿,家里还郑重其事的开会讨论过。

村里的姑娘们都会要聘礼,不行。

于是瞄准了知青,因为知青都是城里来的,家里面没那么多门门道道,

说不定还挺有钱,可一般从城里过来的知青都娇娇柔柔的,只有一个魏敏年纪大一点。

这才选中了魏敏。

“儿子,要不这两百块钱你也别找人要了呗,咱家认怂,随便跟她谈谈得了,我的儿啊我都五十几了,可再也不想下地了。”方文海爹幽幽的叹了口气,他可真是羡慕死韩大伯了,自己怎么没那么命好,有一个那么长出息的侄子,一边羡慕一边还酸不拉几的说:“也不是谁都有韩老大那个命啊,像条狗一样蹲在学校门口就有钱发。”

方文海仰天一声长叹:“得了吧您,还知青,都没姑娘敢嫁到咱们家来了,您是不知道,大队现在又不搞批d,人家现在哪会想嫁个贫农啊,你说咱们家除了贫,还有啥?”

“对了你当年是怎么娶到我娘的?”

一说起这个,方文海的爹一肚子的坏水就来了:“我跟你娘一样的懒,我两干活的时候偷偷的躲在地里吃花生,就看对眼了。”

他压低了声音跟方文海说:“后来有了你,她娘家赶紧巴巴的就把人给送过来,一分钱都没敢要,还生怕我不要她了,来的时候还带了二十个鸡蛋十斤白面倒贴过来的呢,可我跟你说啊我的儿,你可别学我。”

正常长辈这个时候教育自家晚辈,都要转个风向。

谁知道方文海爹马上说:“我现在可真是很后悔,要不是当初贪便宜,就不会娶你这个好吃的懒娘,说起你娘来,你小的时候你娘跟陈巧梅一个德行,做饭就偷偷的往嘴里塞一把米,生米她都能偷吃,我寻思着这辈子要是找了个勤快媳妇儿,我是不是就没这么累了,地里的活儿让媳妇儿去干,我就躺在床上歇着,我这辈子的人生追求啊,就是躺在床上让人伺候,我娘生我的时候,怎么就没把我的屁股生在床板上呢。”

方文海:“……”

我还以为我才是咱家最懒的呢。

小孩子们喜欢凑热闹,而且耳力又好,模仿能力还很强。

二娃跟大娃听完就表扬给赵曼看,两人一个演爹一个演儿子,表演完了又跟大娃开始咬耳朵:“可真懒,娶个媳妇儿回来给他们干活。”

大娃也深以为然:“我也觉得这样不对,这样的人合该这么大年纪了

还找不到媳妇儿。”

二娃想了想:“如果我太勤快了,会不会也被哪家女人给盯上,拐我上门给他们干活当上门女婿?”

“哥,啥叫上门女婿啊?”三娃细细的声音说。

“就是以后住女人家里的那种,孩子们都跟女方姓,三娃你可别想以后给人做上门女婿,咱家再多的儿子也不借给别人家。”

三娃的小脑袋里面没有这个概念:“那为什么不能跟妈妈姓啊?”

他其实还挺想跟妈妈姓的。

这孩子最近可真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二娃弯下腰来捏捏他的小脸蛋:“因为你跟妈妈姓,别人会说爸爸没出息啊。”

三娃还特别有探索精神:“那为啥我跟妈妈姓,爸爸就没有出息了,妈妈出息了不行吗?”

赵曼:“……”她觉得儿子真是太爱她了怎么办啊?

这个问题怎么解释这孩子都会没完没了的问,二娃干脆不解释了,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就是人家都跟爸爸姓,你跟妈妈姓你就会很奇怪,而且每个人都会好奇,你怎么跟你哥哥姓不一样啊,就会怀疑你是捡来的孩子,你不觉得烦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