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4页)

她就当着演戏的心态过了几年,现在大队也不整那些玩意儿,方文海又跑来求她。

魏敏一看他就知道不靠谱:“咋啦,我可不像是能拿出二百块钱嫁人的主,你可以另找高明。”

方文海一听这话还以为魏敏是为了那二百块钱发愁呢,忙说:“我娘说的都是浑话,哪有二百块钱的事儿,咱们大队就从没有听说过嫁人还要人家出二百的。”

当初他

找不到媳妇,也是因为这二百块钱,本来他家就穷的响叮当了,屋子是跟人一样的屋子,连棉被都没一个完整的。

人家姑娘一说起来就笑:“你还想要二百块钱倒贴,方文海你撒泡尿照照自己。”

魏敏心说这人怎么这么烦人,就在这会儿后面响起来清脆的声音:“方文海你做啥梦呢,有这闲工夫你怎么不好好种地,我魏敏姐以后可是要回城的。”

从71年开始,知青在农村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中央开始把部分城里的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

也就是从那会儿开始,只要能在城里面招工,在农村插队的知青就可以返回城里。

赵曼一来,方文海哎哟一声就跑了。

魏敏看着方文海走的方向,指着他的背影说:“你还记得这人不,没脸没皮的,刚搬来新区的时候他还跟人说,现在他也是有新房子的人了,不用找下乡知青了,结果在大队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又找回我来,我才不乐意呢。”

“就是,就算要在农村结婚,你也要找个有前途的青年啊。”赵曼附和着说。

她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都很真挚。

魏敏正色说:“我年纪也已经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城里,再这样拖着恐怕——”

她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二十岁的姑娘在农村已经不小了,她也没有回□□额,再说就算回去,家里那么多口人,七嘴八舌的事情也多。

但原先在桃花村的知青,大部分都在搬迁的时候,回到了城里。

赵曼说:“那你也不能找方文海这样的啊,你看看那些贫农,除了身体有残疾或者疾病的,有几个不是家里懒虫一堆,说起来这个我就想起陈巧梅,刚才她闹事的时候你就在旁边”

魏敏点头:“我恰好在。”

于是把刚才的事情跟她说了一遍,她说的跟方满仓说的其实都差不多。

远远的,看见魏敏跟小干部在聊天,苏媛媛迈着小短腿跑了过来,叫了一声:“敏姐。”

魏敏叹了一口气,没说话,也没心情说话。

方文海的事情搞得她现在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巨糟糕。

赵曼推着自行车跟她一起往知青点走,顺便也问问知青点的情况,魏敏就跟她

慢慢说。

其实村民对知青是挺不待见的,当然也不是农村人的偏见,而是原本在桃花村那种狭长的地带,地就少,从建国以后就放开了生育权,村里的人膨胀到巨无比多,一下子村里还多了一群从来没有下过地的城里孩子。

试问谁愿意。

要不是上头有政策,这村民都恨不得把知青给赶回城里去。

可现在又不一样了,换了一块地方,现在种地人手不够了,大家又开始对知青没有那么排斥。

但经历了之前那么多年的摩擦,知青们也愿意抱团,你们不是看不起我们吗,我们也没有必要跟你们多来往。

所以方满仓让苏媛媛去当记分员,明明有那么多人知道是陈巧梅的不对,偏偏没人愿意去帮她的忙。

听说赵曼以前也是村里的知青,苏媛媛睁大了一双溜圆的杏眼,惊讶道:“小赵姐姐你也是知青,你是怎么回城里的,哎呀我都要快累死了,以前就不愿意上学,现在觉得种地更辛苦,我爸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我捞回去。”

这孩子一看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可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来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