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3/4页)

可没人会在年轻的时候想到几十年以后自己会如何如何。

陈巧梅的脸上就更难看了。

韩景瑜:“刚才我进门的时候听见你在骂大伯,我就想问问你,我爹好难道不是沾的儿子们的光,景林聪明景柏勤快,我们也时常有孝顺,他在工地看材料的活是我给他找的,你也别羡慕人家多能挣钱,要是能找个比我大哥更出息的男人,你也早跑了不是?”

爽!

赵曼现在就想给韩景瑜吹个彩虹屁,以前觉得他沉默寡言的,还不知道他这么会怼人。

且不说现在的陈巧梅,就是十年前的她又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当然有些人过不上好日子就不看是自己的原因。

其实韩景山也挺勤快的,但庄户人怎么能跟韩景瑜这样吃公家饭的比?

陈巧梅就只看见隔壁二叔家过的好,压根不找找自己的原因。

韩景瑜很强势,完全不顾陈巧梅黑的跟锅底一样的脸,看见韩景山进来,跟他说了要给大伯挪到前面房间住的要求。

“不管怎么说,让老人住在后面,给孩子学到了什么,青峰现在还小,你能保证他看在眼里不会跟着你们学,大哥你以后老了也想跟大伯一样住在后面?”

韩景山脸上松动了几分

其实原本他就想让韩大伯跟儿子睡一间,但陈巧梅就是不让,还说什么老人身上有病气,会过给孙子。

韩景山这人老实,虽然心疼爹但是吵不过媳妇,加上那会儿又想让陈巧梅拿钱出来给爹看病,就只能退让了。

现在有了韩景瑜做主,陈巧梅一张老脸憋到通红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

赵曼:“咱们新区以后还要搞精神文明建设,这种不善待老人的,不把媳妇儿当人看的,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要拿出来抓典型,你去八大农场打听一下,有个叫陈大贵的,就是因为他老娘整天跑到大哥家里抢人家口粮,最后怎样了,八大农场不收他们一家,最后全家原籍遣返,咱们新区是示范新区,坚决不容许反面例子的出现!”

想了想又接着说:“我听周主任说,以后树立起来了反面典型,倒也不会把你们赶出去,可能对招工参军有影响。”

她可是一本正经的说的,说完对陈巧梅幸灾乐祸的眨了眨眼。

陈巧梅这下才是真的怕了。

她可不敢得罪韩景瑜,别说树立反面典型了,就是以后家里人招工什么的,少不得还要看韩景瑜的面子。

不怕他,也要敬重几分。

她马上换了一副面孔:“哪能不孝顺老人呢,之前是我们没有沟通好,今天就让爹搬到前头跟青峰柱子一起住。”

赵曼翻了个白眼儿。

韩景瑜又说:“大伯年纪大了,以后要是下不了地,还有你们要照顾的时候,现在大伯还能帮衬着你们点,你们看看周遭又有哪户前头后头整的跟你们这里一样齐整,等到明年开春了就能种菜了。”

韩景山看了媳妇一眼,点头称是:“这些多亏了爹,要不是他老人家一锄头一扁担的搞好,还不得我费几天工,你要是嘴碎以后你自己弄!”

陈巧梅翻了个白眼儿,她是看在韩景瑜的面子上,这韩景山还当自己真成了大爷了。

她理他才怪了。

赵曼在一旁看着觉得好笑,韩家的男人们好像都挺老实的。

老实怕老婆什么的是不是也有家传啊。

男人一老实,女人就鸡贼,女人一老实,男人就不安生,看来每一家都有个故事。

希望陈巧梅这种人能够

改过自新是不可能的,唬一唬她倒是可以。

不过希望以后韩大伯真的能够过上好日子吧。

——————

走之前,韩景瑜还交代了韩景山几句,比如说要对媳妇儿硬气起来云云。

韩景山点点头,也是答应的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