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3/4页)

“那多不好意思啊。”孙来娣是真的觉得不好意思,她总觉得自己帮人家看着娃也只是顺便的事情,赵曼总对她这么好,她难免觉得受之有愧,不行明年她也多种点辣椒,也弄点剁辣椒,这南方吃食她吃上一回就喜欢上了。

“这有啥,我不在家还不是多亏你帮我看着孩子。”果不其然,赵曼又是这句。

“那怎么能比啊,看着孩子只是顺道的事情。”孙来娣不会知道,对于一个未来来的人来说,看孩子可真是重责,是值得重重感谢的。

赵曼开始切萝卜块了,萝卜先拦腰切断,然后切成一块块半厘米厚的萝卜块,加盐搅拌了以后,萝卜里面的水肉眼可见往外冒。

“这样就腌好了?”孙来娣满脑子问号。

见孙来娣这样着急,赵曼指着剁辣椒说:“那没有,加点盐腌出来以后,加点剁辣椒一拌,再腌上几天,主要是这菜不费油,我走的这段时间,这几个孩子把家里的油都造赶紧了,我这几天得省着点油吃。”

其实吧,油水放

得足一点,孩子们都耐饿一些,尽管油贵啊,赵曼还是很舍得给孩子们多放点油吃的。

孙来娣一听就来了兴致,不用放油的菜她得学着做。

这简单,她觉得自己也能做出来。

于是她回去了以后也学着赵曼的方法做了腌萝卜,三天以后腌萝卜就可以吃了。

这回孙来娣兴高采烈的也可以给邻居送萝卜吃,不仅韩家送到了,周升家里也有,听说薛灿灿是大娃二娃的姨妈,给她也送了一大碗。

薛灿灿自然没有料到新区的邻居这么热情,以前她在京市的时候,对面的邻居因为讨厌她妈三天两头来闹,两家的关系很僵,要不是房子安排好了不能搬家,那户人家好几次都想搬走。

结果来新区以后,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她在知道门口的苹果树等到明年的时候结了果子,就可以给孩子们吃,她家门口没有杏子树,不过有一颗沙枣树,那沙枣晒干了非常甜,糖份很充足,另外还有一颗核桃树,赵雪彦吃过一次湿核桃,赞为天人,已经幻想明年秋季吃上湿核桃了。

而且院子里面还可以种点蔬菜,这个种菜的重担就交到了赵雪彦的手里,家里有人家以前种过菜现成的土地,赵雪彦也跑来跟赵曼取经,学怎么种菜

这段时间薛灿灿竟然也学会了煮粥,煮挂面她也会,家里不在食堂吃的日子,配着泡菜或者是海带,或者是腌萝卜,全家人再啃个馕,一顿饭简简单单就这样对付了,

薛灿灿还会炒个白菜。

反正油盐下锅,全家人谁都不是挑剔的性子,大家竟然不约而同的都觉得比在京市的时候更愉快了一些,更有乐子。

快到过年的时候,新区的新福利又分下来了,这次每个人领到了两斤海带,两斤涪陵榨菜,一包红糖,一包水果糖,另外还有五斤肉票跟两斤油票,今年可以说是大丰收。

这是军区的福利,牧区的福利发了二十斤大米,五斤油跟三斤奶片。

海带是整个唐城市政府找人家威海政府换来的,大米换海带,跟人家换了几万斤,都发给了职工。

没有发完的那些,也放在供销社卖,主要是卖给农民兄弟。

韩景瑜的报告打到市里面以后,市区领

导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唐城算是缺碘的典型地区了,长达几十年来大脖子病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政府领导从来没有意识过这些。

这会儿的人都还盲目的连海带都不会吃,人人见到了都以为是块破抹布。

当听说吃这个预防大脖子病的时候,是个人都想回去赶紧把这些海带给炖了,新区甚至闹出来有人一天泡了两斤海带的笑话出来。

75年开始,从重庆的韩家沱菜厂运出来的榨菜先是跟兄弟单位做了等价交换,新区这边出了几千斤大米,跟重庆方面换了几千斤的榨菜,发了新年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