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5页)

这次分家,两妯娌算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以后总算有自己的小金库了,而且一个月三十块钱可以存下来,吃吃喝喝都是老人的,家里不用他们管事。

不高兴的是,赵曼走的时候,老太太还真的给了她一千多块钱。

一千多块钱啊,这要放在他们两家,得存三年,老太太还真的不打个盹,直接就给了。

那赵曼也是不客气的人,直接就收了一句废话也没有,走的时候步履轻快一点都没有跟

老人推辞一下的意思。

赵曼没有推辞,老人其实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要是她说不要,王桂花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孩子,老大给我的我也没都还回去,知道是啥意思不?”

“娘,您不用讲我也知道,这钱本来是韩景瑜孝顺您的,我本不该拿回去,可我想着您这样做自然有您的道理,也就不跟您客气了。”

还真是个直爽人,王桂花就不喜欢那两个媳妇的弯弯肠子,你说这肠子弯弯有啥用,算计不来钱,算计不来米,到头来现在还是个刨坑种地的,做人就该务实,挣不来钱其他都是扯淡。

“就是这个道理了,老大是我儿子,孝顺我也是应该的,可我也不是没有心的娘,他以前给我给的多,是因为没有结婚的缘故,后来你们结婚了,我就让他少给一些,但家里盖房子,他估计也出不上什么力,就让他出点钱吧,我跟你爹这辈子能住上宽敞房子,也是因为现在这个世道好啊。”

赵曼其实也想明白了,老人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很多人都生怕自己手里面没有攥着个什么东西,儿子们不听话。

但其实,孝顺的儿子就是会孝顺,如果是不孝顺的那种,哪怕老人手里握着家财万贯,孩子们的孝顺都不是真孝顺。

“那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也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住住敞亮的屋子,看着儿孙们好了您享福。”

正说着,王桂花又问:“我听说你妈妈是被人举报了才这样的,现在好些人都给平反了,你就没有找找你妈妈的下落?”

赵曼怎么着呢,唐颖当年离开的时候原主还小,她可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王桂花接着说:“如果是以前,我也不愿意管亲家家里的事情,只是你这孩子这么好,这么小就没了娘,如果能够找回来,孝顺几年也好啊,她就没有联系过你吗?”

赵曼摇头:“从没有,后面我去纺织厂打听过,知情人都说我妈妈走的时候很坚决,她怕连累到我,自然不会联系我了,我也想找到妈妈,可是我在唐城没有什么人脉”

她也为这事儿发愁呢,书里面根本没有交代过这个妈妈的下落,如果这个人真的活着,为什么到了运动结束以后,她还不找

回自己的女儿呢。

难道妈妈真的不在了吗?

王桂花笑了笑,安慰她道:“倒也不用着急,回头我跟老大说一下,让他找人问问看,如果亲家还在,我们也应该多走动走动,我是不怕这不怕那的,我儿子是军人,我们一家五代贫农,根红苗正的,再怎样都闹不到我头上来”

赵曼吃惊的看着老人。

她婆婆是个从没有去过城市里,也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农村妇女,从根源上来讲这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都局限在一个小的框架里面,人人的眼前只有今天能否吃饱,明天要煮啥这种小事,可她婆婆看得远

赵曼跟韩景瑜在这里待到了下午才走,中午的时候她写了一张单子,让韩景瑜带着韩景林兄弟两个去买了好多东西回来,家里装水的水缸自然带不过来,装粮食也要用缸,盖上了免得老鼠偷,当然北方还有人在梁上挂跟绳子,绳子下一段吊下来一个筐子,筐子里面也能装粮食。

然后就是家里用的家伙,什么都买齐了,一车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