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4页)

孟成泽是真的很同情韩景瑜,“其实你也没有必要被传统的观念束缚住,妻子是要陪伴你一辈子的人,像我这样结了婚的是没有办法,你看看我跟我妻子两人便是三观不合的那种,因为我职业生涯受到了冲击,她便对我不冷不热的,就宁愿一个人在沪市也不愿意过来,这样的日子我不知道要过多久,可怕以后你也这样。”

他倒是很理解韩景瑜现在的处境。

已经二十五岁的大小伙放在哪里都不算太年轻,很多同龄人的孩子都满地跑了他却连妻子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还带着三个孩子,能找到对象都算好的了,如果他农村来的妻子不善解人意,家里的事情还会弄得一团糟。

他可太了解家里不安宁的坏处了。

孟成泽的妻子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人,从结婚的那天起,就说好了家里一应家事都要请保姆来做

,她与孟成泽曾在同一家研究所任职,后来两人双双下岗,孟成泽不愿意接受随随便便找一份跟本身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便被派到唐城,其实她也是可以同行,一并安排上工作的。

但这位却是宁愿在沪市找一个勤杂工先干着,也不愿意离开沪市。

孟成泽是带着赌气,一个人来到唐城的。

韩景瑜却觉得他讲这么多,都没有到重点上面,孟成泽夫妻两人本身就性格不合,孟妻是个很小资的女人,即便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她依然坚持下午茶的习惯,有时候只是一小块糕点一杯红茶,可对于她来说却比正餐还要重要,她需要生活的仪式感。

而孟成泽却是典型的技术男,对生活的态度很敷衍。

听孟成泽说完,韩景瑜的脑海中出现了那双黑白分明,像小狗儿一样的眼睛,莫名其妙的心里头悸动了一阵,但他脑海中这个念头只是出现了一瞬,便回答他道:“跟你想象中其实并不一样,刚好有件事情我要问问你,咱们新区学校是不是还没有招到老师?”

孟成泽叹了口气:“这可真是太难了,大家都把这里当托儿所一样把孩子往学校里面赶,可真正符合要求的人并不多,我已经觉得头够大压力也够大了,但人手不够的事情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解决,只希望唐城那边派来的知青里面,有符合要求的青年同志。”

他又开始发起来牢骚:“现在想要找到一个高中毕业的怎么那么难,而且真的有高中文凭的,未必也符合我们的要求,你知道我对老师的要求还是比较高,毕竟这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岗位,那么多孩子”

好了,韩景瑜已经开始头大了,这种招人的问题应该去问朱主任,可最近朱主任的重心工作在安排新来的知识青年这上头,答应了招人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每次只要孟成泽看见他,就开始吐槽学校的老师跟托儿所的阿姨们一样,工作繁多不算,还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苦逼的老师,孩子们淘气的很,完全不受管教

其实还是人手不够。

韩景瑜还记得早上赵曼交代过他的事情,刚好可以问孟成泽一下:“其实咱们这里很多工人,出来之前都有读过书,或多或少的有

些文化基础,只是有些学校受到冲击停了课,今天有人让我给你提议,不如开一个专门针对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班的考试,满足要求的即刻颁发毕业证,这样咱们这里先筛选出来一些文化基础比较好的人,扩大了了可以招人的面积,再看看有没有符合要求的”

孟成泽听完眼睛一亮。

从67年开始这场运动以后,学校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都处于停课状态,那么应届的初三和高三生拿不到毕业证的还是挺多的。

这些人虽然没有毕业证,可文化水平却不低。

他忍不住搓手叹道:“这是谁出的点子,这可真是个好主意,我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先给区里面的领导打个申请,如果说一场考试能够把以前没有拿到毕业证的人甄选出来,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兄弟,你可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