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话县学(第2/3页)

想起壮壮平日里真要哭起来,她去哄从来都不管用的,见着小弟比见着她都亲,说起话来难免就有些含酸。

可惜沈大哥愣是半点没听出来,还一脸骄傲道“小弟一向聪明,跟壮壮关系又好,这不很正常吗?”

张氏………

算了,这就是个木头,跟他说个什么。她就是想不通了,同是公公婆婆生的儿子,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不过又想到这一年来来家里源源不断的银子,心气儿就顺了些,她相公这手艺可真没得说的,做出来的玩意儿她看着都想上个手,怪不得能挣这么些钱类。

虽然她不知道具体数目,但瞧这婆婆如今手可松多了,前些天还把那只宝贝母鸡给炖了汤呢。这银!子定是挣得不少。

唉!还是得让壮壮读书啊,读书人才聪明。

这厢沈煊却在心里想着庞举人的话。

这天他和杨师兄照常讨教完学问后,本想告辞。突然听到庞举人问道“你们可是准备参加明年的院试?”

两人连忙应是,就听庞举人说道“你二人如今学问也是有些火候了,考秀才问题到不是很大,但要想有个好名次,怕也不容易。”

沈煊二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些猜测。齐道“悉听前辈教诲”

看着二人心里有数,庞举人感叹果然没看错人,当真非池中之物,有这般弟子,他都有些羡慕子敬了。

“老夫在县学里还有几分面子,你二人明年又是要考取秀才,便禀明县老爷,可以特例允你二人来县学旁听。”

虽有些猜测,但真正落实后沈煊还是有些不可置信,那可是县学啊,是秀才才有资格进读的。虽只是旁听,那也是极难得的机会了。

二人忙拜谢庞举人“多谢前辈提携之恩。”

庞举人却只挥了挥手道“你二人只需用功读书便是,可莫要学些不良习气,枉费了老夫一番苦心。”

沈煊有些奇怪,县学不是秀才们读书的地方吗,难不成还有什么不好之处?不过也知道这不是问的时候,只一头雾水的应下了。

回去的路上还问了下杨师兄,对方也是一脸沉思,听到后也只是摇了摇头。沈煊这才想到杨师兄家里虽不错,但毕竟是在镇上,县里诸事恐怕也不甚了解。

想到这里,沈煊也是无甚思绪,不过想到庞举人也是一片爱才之心,如果真有大的不妥,应该也不会把他们二人推荐过去。

不过,自己也得有所准备才好。

第二日,他和杨师兄秉明夫子后,见夫子也是极高兴的,沈煊便开口问道“昨日庞前辈让我二人不要在县学月些不好的风气,学生不解,这不良风气从何而来?”

夫子倒是罕见沉吟了一番才开口道“这县学虽是说秀才方可入学读书,但是也有些县里的大户捐钱送自家子孙入学旁听的,这些个公子们素日奢糜成风,又是酒楼戏馆里的常客,时间长了,可不是被有些个秀才给学起来了吗?”说着夫子摇了摇头,耽于玩乐,再好的天赋有什么用呢?

“不过他们!也就是行事不紧罢了,一群商户子弟,惹事可是没那个胆子的,你们可是有正经功名的学子,只要平日里守规矩不惹事,他们是不敢犯到你们这里的。”

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沈煊这才问道县学的花费,谁知居然一年才五两银子,简直惊呆了,要知道这可是由几位举人教授的,五两可真心不算多了。要知道一个秀才的私塾都要二两银子一年呢!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那些“捐生们”,估计这才是县学的真正收入来源吧。要不然恐怕连教谕们的“束脩”都支付不起吧,更何况自嘉明帝以来,县学可都有藏书阁的,那些书籍日常维护打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

不过能少一点支出是好事,看来本朝对寒门子弟的扶持也是不小的。起码这价格对寒门还蛮友好的,至于那些心智不坚之人,这点诱惑都抵制不了,当了官所面对的可比这些多多了。说不得还少了位鱼肉百姓的贪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