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最后一场比试(第6/8页)

“可不是,这等祥瑞,我大乾都没有用上,怎能就这么给了燕国。”

那燕国使臣突然道,“真不考虑了么?那可是三座城池,说实话,我燕国的三座城池都是富裕之城,你们当真就不要了?”

这时一个声音传出,“不给你土豆,你燕国不也得将三座城池拱手相让,现在捉急的可不是我大乾,你还是想想我大乾要是不同意恢复供盐,你燕国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吧。”

讨论声愕然而止。

也对,他们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该捉急的是他燕国。

那燕国使臣向上看了一眼,“不知道阁下是?”

陈柏回了一句,“大乾弘文阁昭雪大学士,内阁参事大学士,殿上执笔。”

那燕国使臣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原来是天下名士山君的学生,果然有些见地,我燕国虽然捉急,但终归有平息暴乱的时候,而大乾要是错失了这个机会,就真的与三城失之交臂了,多少战火和士兵才能换取来这样的三座城池。”

这人倒是个能言会道的,难怪能成为燕国派遣来大乾的使臣。

陈柏一笑,“你无论怎么说,也掩盖不了你燕国要是不能恢复供盐,暴乱就不会停止的事实,若真如你说的那样无动于衷,也不会马不停蹄的来我大乾吧?我们不急,你要谈条件我们坐下来慢慢谈就是。”

燕国使臣:“……”

怎的是个油盐不进的主,死抓着这一点不放,让他怎么突破。

谈判嘛,肯定要扬长避短,陈柏就抓着燕国现在的情况比较急迫这一点,你说一千道一万,你燕国以后如何如何能恢复如常也好,至少你现在得求着大乾,自己这边才是占主动的一方。

燕国使臣虽然表面上游刃有余,但心里的确是急切的,燕国现在暴乱遍地生花,多拖一时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

又和朝廷百官唇枪舌战了一番,这才“不情不愿”的答应,只要恢复供盐就愿意割地三城的条件。

原本他就没想着能说服大乾答应给他们燕国提供土豆,不过以退为进吧了。

大乾百官也是高兴的,他们就这样就得到了燕国三座富裕的城池?

要是以前,一城一地都得打得你死我活。

开疆扩土,竟然没有耗损半点国力,说实话,还为大乾的盐找到了一个销售渠道,可以说一举两得。

看向齐政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至少很少有哪一国的大王能做到这一点吧。

只是齐政的脸色并不见好。

按现在的情况说来,他已经赢得了这一局的皇子大比才对。

陈柏看了一眼,大概也明白齐政现在在想什么。

要是真是燕国使臣污蔑大王还好说,要是不是,这其中就复杂和危险了。

百官和燕国使臣签订国书,按理召圣太后会全程跟着的,但召圣太后却将此事交给了三公,自己说了一声乏了就离开了。

只是怎么看也不像困乏了的样子。

也的确如此,召圣太后直接让人将她推去了大王寝宫。

难得的大王并未休息,而是坐在那里,似乎在等着人一样。

也对,大王虽然未上朝,但这朝堂上发生的事却是瞒不住他。

大王抬头,安静地说了一声,“来了。”

召圣太后没有回答,而是认真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大王,半响才开口,“你曾经答应过我,成为大乾的王,就要做到为大乾生为大乾死,你可曾做到?”

大王叹了一口气,“母后终是来质问我了。”

召圣太后沉着眉,“莫要说是那兰若昀私自行动,你毫不知情。”

大王答道,“我这一生无论如何做恐怕也达不到母后的期望吧,又或者说母后这样的人物恐怕从来就没有将我放在眼里吧,只是这大乾需要一个王,而我又刚好是你的儿子,所以母后才将我放在这个位置上,那我这一生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