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第2/2页)

阿珍的父母有儿子养,不必她操心。

所以,买了三居室,将来接公婆和俩孩子到青台市一家团聚能住得宽松舒服些。

可黄东听了父母的话,更加心酸。他觉得,与其拿双方老人的养老钱买房,不如搬回西环市,落叶总要归根的。况且,他知道父母在陌生的城市住不惯。

阿珍想留在青台,又不忍心丈夫为难,所以不强求,让他自己拿主意。

罗青羽听完他们的经历,略唏嘘。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人能一辈子顺遂无忧。对于阿珍家的经,她不会念,也不方便插手。

仅安慰他们几句,建议尽力就好。

若要她说实话,人往高处走,夫妻俩如果有能力,当然是留在青台市更好些。老家的房子留着,把父母和孩子接过来就行。

有些小夫妻会为老人着想,搬回去陪伴他们,但有更多的年轻父母倾向于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没有谁对谁错,审时度势而已。

中午,阿珍夫妇在罗家吃过饭再走。黄东开着一辆小面包车进的村,罗青羽见了,不禁想起老爸的那一辆。

多年过去,老爸的小面包车早已功成身退,退休了。

希望阿珍夫妇也早日换新车,住新房,一家团聚,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

自从那天之后,不久,罗青羽便听说阿珍改行了,不再给人打工,而是自己推着一辆简易小餐车在路边摆卖咖喱麻辣烫。

而她的丈夫继续送快递,他这份收入要养活全家人的,暂时不能丢。

阿珍说,自己夫妻商量过了,决定在青台市买房子。她嫌自己打工的钱太少还受气,决定另立摊档,从此给自己打工。

另外,她还拍了黄东和自己手腕上的手链、镯子给罗青羽看——

“同事问我这镯子在哪儿买的,贵不贵。我说是地摊货,不贵。”财不露白嘛,她懂的,“结果被我老板娘看见了,追问我在哪个地摊买的……”

阿珍说忘了,对方不信,硬要给地摊货的钱让阿珍帮她买几个。

没想到老板娘当真了,阿珍赶紧把真话说出来。可人家不信她有这么慷慨的朋友,白她一眼便走了。

事后不久,店里传出流言,说阿珍对不起她老公,那镯子肯定是老相好送的。

阿珍:“……”

特么的,这店不仅工作时间长,工资还很低,加班有加班费。可老板娘在加班费里东扣西扣,差点到了要员工倒贴的地步。

指甲大的地方,还给她传流言。

终于,阿珍在同事们面前与老板娘对质,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然后自辞了。

不久,一辆招牌名叫“阿珍麻辣烫”的餐车出现在街头。

罗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