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告别(第2/3页)

北方是这样,洛阳南面呢?

如果魏国的地方州郡已经是这个情形,那陈庆之要攻打洛阳,恐怕会势如破竹了。人心翻覆太快,如果整个帝国的上下官僚、军队,都认为帝国不可保,而采取消极之策,那整个国家的组织力量就会溃散。哪怕陈庆之仅有七千人,也可以在魏国境内纵横奔驰,如入无人之境。

她有些害怕,但不敢多想。

护送她的这二十个武士,倒是尽职尽责。阿福还担心怕离开洛阳,这些人别撂了挑子,把自己卖了。不过一路走来,这些男子汉们,还都坚守岗位。

白天赶路,夜里休息,到饿的时候,便喝水,吃点干粮。干粮就是牛肉干,还有干馕,天气又冷,冻的硬硬的,咬都咬不动。阿福吃了几天感觉肚子里都硬邦邦的了,便想了个主意,找了个农家,买了口锅来,一到了饭点,就在野外搭锅煮饭。

阿福是开朗的人,刚离开洛阳那几天,还有些惆怅,但过几日,心里就都放下了。她笑嘻嘻地搬石头垒灶台安锅,使唤这些男子汉们帮忙捡柴,打水。众人吃了半个月干粮,肚子里没有一点热乎劲,早就受不了了,看她要做饭,顿时十分积极。

阿福把牛肉干切成块,干馕也掰碎,丢到锅里煮,加上点盐。大火加柴一煮开,肉的香气就出来了,众人一起围到锅边来,口水直流。阿福又跑到荒地上摘了点野菜,野藠头,还有野韭,全一股脑儿地切碎,加到锅里,煮成一大锅牛肉野菜汤。

众人高高兴兴,一人分食一大碗。

没多久,阿福便跟这帮老爷们混熟了,一个个,全都叫的上名字,知道他们的乡籍,出身,还有大概经历和背景。他们当中有个领头的,叫陈尚,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说话做事稳重。阿福同他攀关系,张口闭口叫陈大哥,私下同他聊天,说:“陈大哥,你们在禁卫军多久了?”

陈尚说:“快一年了。我们都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加入禁军的。”

阿福好奇说:“你是怎么想起加入禁军的?人家都说,禁卫军是软骨头,木雕泥塑,打不得仗。都说陛下是太原王的傀儡,太原王打一个喷嚏,陛下都要胆战心惊。与其加入禁卫军,还不如跟太原王混。天下谁人不知,太原王是早晚都要登基的。”

陈尚听了这话,有些不满,瞪了她一眼。

阿福故意激将他,想试探他对云郁是不是忠诚:“难道是因为陛下给了你很多的钱,或是许了你高官厚禄?可若是陛下败了,他给你再厚的许诺可否不值钱,只是空话。还不如早点找一个靠谱的主子,做长远之计。”

陈尚有些怒容,盯着她说:“姑娘,我知道你是韩将军的妹妹,韩将军又是太原王手下的人。我不知道你同陛下是什么关系,可陛下既然派我等亲自护送你还并州,临幸前小心嘱托,让我等必定保你周全,想来待你也是情深义重。你即便心有旁骛,想另择良木,也不该说这样的话。”

他怒气勃勃道:“太原王残忍暴虐,滥杀无辜。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不配做天下之主。陛下是仁义之君,心系朝廷百姓,我们想为国效力,为君尽忠,是人之本分。何来高官厚禄,金钱利诱之说。如果让太原王登了基,等于是只要手里有刀,连强盗都可以当皇帝。如此天理何在,公义何在?我只不愿意替这样的人卖命,让自己的父母妻儿生活在刽子手一般的君主治下而已。”

云郁登基后,一直在千方百计组建自己的亲军。招募义勇,在华林园亲与交谈,演试武艺,隔三差五带着人去郊外打猎,其实也就是练兵。这陈尚应该是其中的一员。阿福听他提起河阴之变,言语十分愤慨,大有痛心疾首,怒其不争的样子。

他甚至还替云郁辩解,说:“河阴之失,非陛下之过。当时三十万禁卫军齐解甲,三千王公翘首共盼太原王入洛,陛下又正遭贬官,失却君王的信任,随时有性命之忧。即便他想抵抗,又岂有回天之术?无非顺时应命,想办法寻求出路罢了。而今天下人却都把河阴之变的罪过推到他头上,说他和太原王沆瀣一气。陛下现在是两头遭排贬,两头受气。我等也做不了什么,只能陪伴君侧,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