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缝纫机(第2/2页)

一旦大家发现花了钱学了技术,却仍然找不到活儿干,那来学技术的人就少了,渐渐的,学校就开不下去了,她们的计划也会付诸东流。

所以多办工厂,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女子们发现只要进了女子技术学院,学到一定技能,就能找到一份工作。这样就能鼓励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门,走上自食其力、提高社会地位的道路。

今天看着成衣系的学生们一针一针地缝衣服,她就打算把缝纫机给弄出来。脚踩缝纫机虽然精细,但在萧令衍改良了钢材的基础上,完全可以造得出来。

有了纺织机,再有了缝纫机和绣花机,女子们就可以走出家门,进到工厂去,用劳动换取工资。这比让她们在家里给家人做衣服更能体现她们的劳动价值,更能获得家人的尊重。

而机器的出现,可以降低纺织和缝纫、绣花的成本,从而让成衣的价钱大幅度下降,让人们穿得起衣服,而不用再穿粗布麻衣,或把一件衣服补了又补。

赵如熙画好缝纫机的图纸,又把个人手持收割机的图纸画出来,等萧令衍回家,她把图纸交给了他。

手持收割机仍用手摇动力。不过不用弯腰,效率也比镰刀收割快两倍。

萧令衍看了一眼图纸,问赵如熙:“这两样东西你打算怎么经营?”

赵如熙当初把大型收割机弄出来,是无偿奉献给大晋朝廷的。不过鉴于收割机主要的购买者是世家大族和大小地主,萧圪并不想免费把图纸公布出来。

在萧令衍的建议下,萧圪在工部成立了一个农具司,在农具司下面开办了一个收割机厂,统一打制收割机出售。所得收益一半收归国库,一半用来奖励在机关制造上做出贡献的人。

“个人手持收割机跟钉锄一样,直接公布图纸,造福大众。”

“至于缝纫机,我打算跟纺织机一样,跟尚德长公主合办成衣厂。等它打制出来后我再改进一下,变成绣花机。纺织机、缝纫机、绣花机三机一起,组成成衣厂的生产线。我们大批量招收女工进行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