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至尊老头(10)(第2/3页)

没错,苏老三人到中年,花花肠子多了起来,而她也对房里那一套腻味了,就默许苏老三纳了几个侍妾,侍妾又生了庶女……虽说影响不到她,可能完全瞧不见岂不更好?

被魏妃一说,洛川的心思也转变了些。

“只是儿出来时,答应了要为苏府求情的……”

魏妃就笑了,“这有何难!”

说着魏妃一摔面前的茶盏,指着洛川公主大骂。

“洛川啊洛川,你好糊涂!养儿无方,犯下如此大错,居然还敢到本宫面前来求情!”

“来人啊,将公主带到后殿的小佛堂,让她好生抄经思过!”

“不抄完十卷经书,不得放她出来!”

就洛川那个速度,估计才抄完一卷,太师府的案子就了结了。

赫赫扬扬权倾朝野的太师府,最盛时,半个朝堂上的大臣都是太师门下。

就连公主下降,都没住公主府而是同苏家人一道住在占了整条街的太师府里……

谁能想得到,竟然因为三辆马车出城这种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被抄家下狱,全盘皆输呢?

据说苏府被抄的时候,那可真是京城百姓再也忘不了的名场面。

早先不可一世的苏家大爷们,都披枷带锁,坐进了囚车。

苏家那些女人们虽还保存着最后一丝体面没有被关押,却都是哭哭啼啼,披头散发,掩着脸面,被拉进了苦役司。

最让人解气的,就是苏家的那些个下人们,什么大管家,二管家,管事婆子媳妇的,那些贵人们平头百姓见不着,倒是经常受这些人的气,欺男霸女的事儿,他们是没少干,如今树倒猢狲散,能知道关键密事的,也被关进了大牢,但普通些的,就被一根绳子栓成了长串,被兵们喝斥打骂着在街上走,那场面可热闹得紧。

好些人就指指戳戳,扔个菜皮牛粪啥的,“呸!你们也有今天!”

但最刺激的,当属苏府各房被抄时,那些起出来的金银财宝!

平头百姓们进不去苏府,就在大街上,看着那些兵丁们,抬着大箱子出来,一个接一个的,数都数不过来!

有好事地在那儿替官府点算,“哟,这里头要都是金银,那这府里少说得有五六百万两的银子了吧?”

其实这位还是保守了。

最后点算出来的数目,是八百万两银子。

司静航看到密折上的数字,眉头都轻轻耸动了下。

苏太师这银子攒的,比老皇帝的私库都多啊!

苏太师比原主年轻个六七岁,原主登基之后,有心对朝堂上来个大换血,大力栽培年轻臣子,苏太师就其中一位。

相比较王太傅古板,吕相老谋深算,苏太师就更会投其所好,点子翻新,因此原主在臣子里头就比较宠信苏太师,苏太师的官位也就一路攀升,还跟皇帝做了儿女亲家。

但原主肯定想不到,苏太师敛财成性,在好些地方都伸了手,过得日子比原主这个皇帝还奢侈呢!

且贪只是罪名之一,最要命的,是苏太师还把黑手伸向了军备。

苏太师虽然权倾半朝,但他的政敌也多,一见苏太师翻身无望,立马磨刀霍霍……

不到七天,苏太师的各种罪名罪证就都摆到了御案之上。

三关粮饷缺失疑案,也终于水落石出。

其实就是苏太师之子,在兵部的苏老二干的。

弹劾苏太师及其党羽的奏折就跟雪片似的,飞往司静航的案头。

之前老皇帝懒理朝政,十天半个月才上一次朝,除非重要加急的奏折才会亲自御览,其余的就都推到了政事堂,由三位重臣在处理。

如今司静航灵丹打底,最不缺的就是精力和时间,于是所有的奏折,就全都收到了他这儿。

司静航看着给苏太师列出来的百条罪状,就笑了。

这帮诤臣啊,早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