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5页)

何为安点点头,“嗯,小东,我走后,你要记得好好照顾奶奶。”

望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小孩,他突然有些理解了谭大人夙寐不息的努力,以及那夜他对自己说的话。

小东是个可怜的孩子,出生不久后父母因意外身亡,他便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

六月初,那时他刚来到全福县在这住下不久后,一日夜里深夜时分,门被人一直敲,他起身开门时却发现是一名老妇人跪在他门口。

见门开了,却又连忙退后了好几步,声音哽咽的向他求救,言她孙子已发病有两日了,可却一直迟迟没有大夫来救治。

就在刚刚她孙子抽搐着昏迷了过去,听说他是朝廷派来的官员暂住在这里,她没办法了,这才贸然深夜来扰,希望大人体恤能派人救她孙子一命。

老妇人说完跪地苦苦哀求不起。

时值深夜,当时何为安即使有心帮她,半夜也找不到人来救她孙子,他只能摇头面带遗憾的同老妇人解释着。

老人家当时希望被灭,哭的差点背过气去,夜间巡逻的官兵见他门口有动静过来查看,知晓内情后,看着这位京城来的年轻官员犹豫着开口:“前面不远处就住了一位医士,只是半个时辰前才见他回来,想来此时刚刚歇下不久。”

那位官兵话刚说完就被他旁边的人训斥了一番,那位医士已经连续两夜未曾休息了,今夜好不容易回家歇息,且听说那位医士脾气大的很,常常骂人。

此时若去请人,不是故意让大人为难。

老妇人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一时停止了哭泣,满面期冀的看着何为安,不住的跪拜。

那夜最后,何为安还是亲自去请了那位医士。

好在因他负责药材这块与一众医士都熟悉,那医士见是他,后又听闻小孩的病情也未多说什么,急忙连夜出诊,小东也因此得救了,医士说好在去的及时,晚些孩子怕是就救不回了。

那天夜里,如果自己没动那点恻隐之心,也许如今这个乖巧的孩子就已不在人世了。

而小东自病好后的这几个月里,常爱往他这里跑,也常常往他这里送些新鲜的瓜果来。

“何大人谢谢您,奶奶说是您和齐大夫救了我的命,若是没有你们,我奶奶以后就要一个人了。”小小的孩子说着忽然跪了下来,朝他磕头。

何为安拉起他,笑着道:“这都是齐大夫的功劳,我只是跑了一趟而已,要谢也该去谢齐大夫。”

“奶奶说了,您和齐大夫都是我的救命恩人。”小东认定般的道,忽又开口:“以后长大了,我也要做大夫,治病救人。”

小小的年纪,说出的话却异常坚定。

秋末,何为安随队回京。

翌日朝堂之上,建安帝大肆嘉奖谭溪舟和叶院判,此次会宁府鼠疫能如此快扑灭,且未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实乃大幸,而谭溪舟作为此次钦差更是功不可没。

“臣不敢居功,此次会宁府之疫能如次顺利扑灭,会宁知府当居首功,他在疫病扩散之前,当机立断,及时斩断与外官道,同时在等上报朝廷后,立即组织自救,若非如此,此次鼠疫危已。”

谭溪舟说着,自袖中取出一小册子,双手奉于其上,继续开口:“此册想呈于圣上,还请圣上一观。”

建安帝打开册子,略一扫视,问谭溪舟:“爱卿,这是何意?”

“回禀圣上,此册乃户部一何姓主事所撰写,在会宁府他曾把此册交给微臣,这上面许多议策微臣都认为可取,此次鼠疫背后多项调拨事宜,微臣亦从才采取了诸多建议,效果颇为显著。”

听谭侍郎如此夸赞,建安帝重新打开册子,凝神细阅了一番,点点头,“确如谭爱卿所说,你户部人才济济啊。”

立于下首一侧的贺老学士,目光微动,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