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第2/4页)

上午的培训结束之后,很多人就知道苏青玉在培训班露面的事儿了。

好些人有些遗憾没能见到市长长什么样儿。

倒是听见过的人大吹特吹,说长的很精神,穿着很朴素。为人很亲和正派。还很尊重他们这些人。

让这些没能见到的人更遗憾了。

“早就听说新来的市长是个有本事的人了。看来是真的。”

“听说是以前的老书记去外地请来的。”

“我还听说这位特别会搞经济。她之前都搞活了好些地方的经济。”

“真希望这次真能带咱们致富,都能过上好日子。”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自己的一次偶然露面就能引起这样的效果。自从培训班开始之后,她自己也抽空学习了一些中草药知识。并且还改变了自己的饮茶习惯,开始改喝养生茶了。

上行下效,其他干部们也开始学习苏青玉这样,喝边州本地养生茶。

苏青玉不止自己喝,还给云城的领导寄了一些过去,另外也给省里的一些领导送了一批。不管喝不喝,先送了再说。

她这边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徐书记这边却是碰到了困难。

徐书记这是第一次这样的全面的关注基层工作情况。本来是按照青山模式好好的执行的,结果开始还算不错,后面就出现很多困难了。

比如哪怕把青山县拿出来当做成功案例,依然有人不乐意种植药材。

比如年轻人没什么文化水平,还不上进。让去培训也不好好学。让大家的努力都白费了。

许多的困难让他认识到了边州的基层存在的问题。

难怪苏青玉这么重视农村问题。

这些问题确实必须得到改变,要不然一代一代的思想都这样落后,以后边州根本不可能发展。

徐书记感慨之余,只能严格的按照青山模式来做。学苏青玉那样,慢慢的让新人上去,让落后的老干部们退休。

为了这事儿,他还特意找苏青玉聊了聊。

把自己遇到的事儿和苏青玉说了。

“农村有文化的年轻人太少了。只能矮子里挑高个儿了。”

苏青玉道,“他们还年轻,就有可塑造的空间。只要有点基础就行,后续让他们深造。我最近也开始安排下面的同志建学校了,但是学生们入学肯定是要趁着今年九月就开始的。到时候我也能让这些干部候选人参与学习。只要他们愿意学,一切都不成问题。”

“就怕他们不乐意。他们都是没什么志向的。”

徐书记怀疑,在这些人眼里,志向可能还不如他们多吃一顿饭重要。

想想都觉得悲哀。

原来边州的基层是这个样子的。

“书记,你放心,志向也是可以培养的。”苏青玉基层经验丰富,自认为没人比她更了解基层老百姓了。

只要能给他们吃好穿好,他们就愿意为之努力。

为了配合徐书记这边的工作,苏青玉也开始着重抓教育。

争取今年九月一号能够增加一批入学率。

这事儿她也没自己亲自去抓,而是交给了连副市长。

连副市长主管市里的文教卫生这一方面工作,苏青玉也不至于抢他手头的工作。

什么事情她都办了,辛不辛苦不说,没办法顾虑那么多,反而效果还不好。

为此她还专门和连副市长谈了这个情况。

“上次是青山一个县,这次是两个县,附带边州城区的范围,所以任务很重。我能给你的支持就是资金方面的。今年拨款我会着重拨教育经费。”

连副市长神色也很凝重。

当初青山的教育他可也是亲自去跟过的,别看现在做出许多成绩了,但是当初遇到的困难可不少。

光是要解决这些师资力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不用说还要管吃住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