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第3/3页)

粮食代加工多了,加上小红旗还有饲料厂,好些私人也开始搞起养殖场。

现在多了很多大养殖户。

他们靠着小红旗,倒是也渐渐富裕起来了。家家户户的也盖新房。连之前他们最羡慕的路,都修了。现在各个大队之间的路都是水泥路。公社领导还准备等再攒攒钱,以后修沥青路。

而且之前在这边的何书记已经去了县里了。就是因为公社发展的好。现在红旗公社已经是宁安县的出名的富裕公社了。

而之前和苏青玉关系不错的吴主任,如今已经是吴社长了,朱社长则成了书记。

按着这个速度,以后朱社长去县里也是迟早的事儿了。

苏青玉听着高兴,想着这两天开车在各个大队转转,看看变化。

也许能给她发展农村带来更多的思路。

有时候农民同志自己想出来的致富路反而更有用。因为更切合实际。

谈完工作,苏青玉回去的时候都伴晚了。

她还想着元归一个人在家里不习惯,心里有些虚。把人带回来了,没把人招待好。

结果回来就看着元归正和家里人笑着看电视。

一面看,他还一面给苏奶奶科普这电视机的功能,以及怎么换台。

除了苏奶奶之外,还有大队的好些人都挤在屋里,个个都是稀奇的看着电视机。

然后问元归,这个多少钱一个。

他们都不差钱,都想买电视机了。

以前是不知道啊。

他们这些年净赚钱了,都不知道怎么生活。

等元归说这台电视机八百多之后,大家默默一算,然后十分有底气,“哎呀,完全买得起嘛。”

苏卫民泼凉水道,“买是买得起,票不好搞。”

元归道,“你们要是需要,我给你们找票。”

二奶奶兴奋的一拍大腿,“看看,这就是我们苏家屯的未来的姑爷。就是大气,就是好。”

苏奶奶道,“那也得咱青玉好,别人家的姑爷可不行。”

“对对对,就咱元姑爷好。”

“光说好话也不行,得给钱!一张票得多少钱啊,好意思白拿?”苏奶奶道。

“哎呀老姐姐,咱们是占便宜的人吗?咱占谁的,也不能占青玉的。给钱给钱。多少钱咱都买。”

老太太们一个个的比谁都阔气。反正有钱。

元归就坐在他们中间温和的笑。就和一个平常小伙子一样。

苏青玉倒是很喜欢这会儿的他,竟然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老太太们被电视给迷上了,都没顾上苏青玉,倒是元归看到她了,看了眼其他人,然后偷偷起身走过去。

“才回来?”

“嗯,”苏青玉看了眼老太太们,“你还挺会和人相处的。”

“还好,主要是好奇电视。问我别的,我也不懂。”元归庆幸自己带了个电视机回来了。

“那我们出去转转?”苏青玉拉着他的手。

“现在?”元归看看微黑的天,然后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