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3/3页)

知道苏青玉这两天还要为建设粮油站的事儿出远门,何书记晚上就去了县里,去县里孙书记家里汇报情况了。

孙书记听说了苏家屯的模式,惊的茶杯都差点落了。

没办法,闻所未闻。这比之前分产到户还要让人惊讶。像是集体经济,又有些不像。孙书记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集体经济模式。而且暂时不能复制。谁也没有苏家屯那样的条件啊。

然后一瞬间很羡慕苏家屯的社员。

这要是真的做成功了,这社员小日子得过的多好啊。

“让他们试试看,看看苏家屯能不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你和苏家屯说,让他们先做好这项工作,我也会在县里将他们定位示范大队,未来甭管谁接班,也不能推翻这个示范大队的模式。”

这可让何书记高兴了。

组织上也有规定,只要县委书记和县委班子都同意,可以将这项规定纳入县里管理条例里面,日后就算来了新的领导班子,那也是要尊重上一届的这个思想的。不能随意更改。

他也怕这苏家屯才做起来,未来就有领导指手画脚的瞎指挥。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孙书记都忍不住想再去苏家屯看看了,但是想到苏家屯正忙着,也就作罢,准备等以后苏家屯真正的搞起了这个特殊的集体经济模式,他就去参观。

第二天,苏青玉就接到了公社电话,从何书记这里知道了县里的决定。心情也是大为放松。

任何一种新的尝试,就怕领导不同意,如今她遇到好领导,支持她的想法,可省心了。

因为下雪,队里土地现在还没有重新丈量,于是先开始统计人口。

有些没上户口的赶紧上,结婚的赶紧结。

为了防止没到年龄就乱结婚,队里也规定了,到了结婚年龄,领了证的,才分土地。

一时间整个苏家屯比秋收的时候还要忙碌,家家户户忙着上户口,忙着说亲,这就把消息传到别的队里去了。别的队里一听苏家屯这么搞,还真是腮帮子都要酸掉了。

别的队里跟着苏家屯,这两年也稍微改善了点,这还想着追上苏家屯呢,苏家屯直接跑没影了。

好些社员在家里议论着,饭也吃不下,晚上都睡不着。

就想不明白,自己队里和人家苏家屯到底差在哪里了,这才短短几年,人家一飞冲天了。

当然,社员也是明白自己队里的情况的,和人家没得比,羡慕也没办法,只能干看着,然后看看适龄的年轻人,介绍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苏家屯给女娃子分土地的消息,让之前分了土地,却不给女娃子分土地的大队社员不乐意了,没人家苏家屯有钱,最起码得做到和人家那样公平,总不至于苏家屯的女娃子是人,咱自己队里女娃子什么都不是了。

大队干部赶紧捏着鼻子,把之前的推翻,重新分。

就在队里这么红红火火的时候,苏青玉也领着苏卫民和李青出发了。他们得先去省城,然后一路再去其他省城,将大区分站建立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