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3页)

选择的基数大了,才能选出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干完活,中午还能领一张饭票去食堂吃饭,菜票是要自己买的。不过也算是节省了点了。之前来报名的时候,张娟和牛芳都是自己背着粮食来学校换的粮票呢人。

吃完饭之后,又去帮食堂收拾桌椅,勒着袖子清洗后厨。可把后厨这些后勤大师傅和阿姨们给震惊了。

他们还以为大学生都只会念书呢。瞅瞅这干活还挺麻溜,也挺勤快的。

负责炒大锅菜的张大师傅抽着烟,瞅了瞅苏青玉她们。

等活干完了,问道,“明天还来干活?”

苏青玉笑道,“来啊,明天后天都要借车,都来。您不会是嫌弃我们干活干的不好吧,师傅你随便批评,我们改正,可千万别赶我们走啊。”

旁边拜访饭盆和菜盆的阿姨笑道,“干的这么好,谁赶你们走啊。借个车而已,还干这么多活,我们反而还不好意思呢。”

张大师傅道,“倒不是嫌弃你们,就是咱们食堂平时打饭的时候窗口需要个打菜的,本来是想对外招的,你们看看有没有想法。”

听到这话,苏青玉一愣,看向其他人。李乐乐倒是也很意外,张娟满脸惊喜,牛芳也高兴的看向张娟。

苏青玉笑道,“有,有想法,我们想干这活。”

张大师傅点头,“就需要一个人,你们自己商量着办。中午下课之后来打菜,晚上也是的。不耽误学习,就是辛苦。待遇也没多好,我听管后勤的许主任说八块钱一个月。包两顿饭。”

这工资看着少,但是主要是包饭菜啊。而且一天也就只干那一点时间。

苏青玉他们来上学,但凡是大队和单位开了证明的,证明生活困难,在学校就能领到补贴,但是这个补贴是不给现金的,而是用食堂饭票菜票抵扣,一个月也不多,抵扣标准有的十块,有的十二块,多的十五块。

但是大学生文具生活用品可都是要花钱的。

所以即便学校不要学费,花销依然也是要的。

苏青玉是不需要的,她目前是带薪上学。没错,公社就是对她这么照顾。李乐乐也不需要,家里双职工家庭。牛芳家是县城的,老知青,没结婚,自己有点存款,家里因为她当年下乡,所以也支援生活费。

离开食堂,四人就商量起来了。

苏青玉表示自己学习任务重,还要忙着结交五湖四海的同学,可能忙不过来。

李乐乐道,“我也不行,我拿不动那大勺子。

牛芳道,“也别看我,我一把年纪了还没结婚,想抽点时间,没准偷偷的处个对象。”

张娟搓了搓手,“我可以干。我力气还挺大的。”

苏青玉她们都松了口气,“幸亏有你撑着,要不然咱还不好和食堂交代,他们一片好心,咱拒绝了,就不好看了。”

张娟笑了起来,“我也确实需要一份工作。我婆婆说每个月给我寄生活费。可那都是我丈夫的负伤补贴,我用着不安心。我想赚点钱寄回去,以后还能攒钱,在这边租房子,把我丈夫接过来。”

苏青玉道,“那你先暂时干着,以后咱们找到能赚钱的工作了,再推荐别人干。”

“嗯。”张娟高兴的点头。

觉得青玉说的果然没错,人只要主动一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和这次一样,主动帮食堂干活了,就得到了一份工作机会。

又连续忙了两天,苏青玉她们这招生工作才算忙完。

因为她们干活积极,有分寸,还被招生办的老师给表扬了,并且询问他们过几个月能不能再帮忙迎接一批新生。因为下一批的新生八月底也是要入校的。

干活这事儿她们也没推脱。虽然老师也没承诺什么好处,不过苏青玉她们也不计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