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6页)

李副厂长看着那一排排的青砖瓦房,“这都是你们自己盖的?”

苏青玉和苏卫国对视这笑了一眼,都点头。

苏卫国道,“这每块砖瓦都是咱自己的。”

还是他当初带人去烧的呢。

这大队有钱啊。

李副厂长惊叹。

他们厂里想扩建厂房,都得开个大会商量着办呢。农村大队就能搞这么大的学校了。

瞅瞅这学校还不小,总得一二十间了。

李副厂长不动神色,心里对苏家屯的实力有了一个重新认识。

之前看着苏青玉同志总是和他们租借东西,还以为他们大队和其他农村大队一样,穷的叮当响,没想到家底还挺厚。发展的还不错。

在学校看了一圈之后,苏青玉和苏卫国就请李副厂长去吃午饭。

为了招待李副厂长,食堂还给他单独做了一顿带点油水的。

咸鱼腊肉的搭配,让李副厂长知道,他们不是没吃的,是平时吃不完还得腌制起来放着。

吃完饭之后,李副厂长心情也好,“你们那个榨油厂是怎么安排的?”

苏青玉就把开荒种油料的事儿和他说了。

这一茬因为有试验田,种子都是最新的,所以就先种一小茬玉米,一大茬大豆。后续套种冬黄豆和油菜。都是能榨油的。

而且榨油厂榨油厂开起来之后,大队以后其他田地也会用来种油料,以后他们就以产油为主了。

李副厂长道,“你们不种粮食了?”

苏卫国道,“种,当然种。缺啥种啥。”

苏青玉笑道,“肯定能保正吃的粮食的,其他的咱再继续开荒。待会儿带您看看咱队里从省城带回来的农用机械。”

“你说是那些那些在农村使用的机械?”

“是啊,才从海城弄回来的。还别说,咱这阵子用了,觉得挺不错的。”

李副厂长还真的感兴趣了,他们机械厂也是生产机械的。

对这种海城大厂生产的东西当然也好奇。

也不耽误了,李副厂长喝完最后一口茶,就提出去看看机器。

看完之后,他得赶回去和厂里汇报情况,赶紧商议出个结果,省得耽误了大队的大事儿。

苏青玉边领着他去看机械,边道,“不着急,咱这榨油厂啥时候开都行。”

苏青玉又让守仓库的社员展示了一下从海城弄回来的机器。

李副厂长惊喜道,“还真能节省人力。不过看这些用料应该不便宜。”

这年头一辆自行车都要两三百了。这些机械里面还有别的技术。

苏青玉道,“因为是旧的,买的时候也不算特别贵,就是如果真用起来废点油,地里干活的机器都是烧油的。就一台脱粒机能用电。”

“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李副厂长就叹气,“也只有那些大厂做这些东西了,我们是做不了的,没这技术不说,做了也卖不出去。可不是所有大队都和你们一样能买得起。他们估摸着宁愿多生几个孩子干活。”

苏青玉见听出李副厂长也有些心动的想法了,就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底气了。

“李厂长,其实你这种想法就错了。反而就是因为他们穷,所以机械厂更应该多生产这样的产品。”

李副厂长道,“为什么?”

苏青玉道,“你看啊,咱县里是不是都穷,为啥穷,还不是因为土地不肥沃,种啥都只能混个温饱,赚不了多余的钱。不像有些地方,年年大丰收,吃不完能卖给公家粮站换点钱。要是咱县里都能用上机械,能多开荒,哪怕不大丰收,人均也能比往年多收成一些,这是不是大好事?”

李副厂长有些尴尬道,“好事是好事,可是咱厂里也不宽裕。也要养工人。”

意思就是,咱也不是真的无私奉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