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3页)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

苏青玉笑道,“以后肯定是要招聘的,但是厂里招聘也有要求的,最起码初中学历,就算没学历,也要经得住厂里的招工考试。考的内容也和初中知识差不多吧。”

听到苏青玉这话,好多人都如同泼了冷水一样的。

他们可真没重视教育,能念个小学就不错了。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让苏青玉回头招人了,打声招呼。

苏青玉也笑着应了。

到了县城下了车,李芳就问苏青玉,“咱真的要招工啊,那那些男知青咋办啊?”

苏青玉道,“我要是不为他们,我也不和队里人说这么多了。”

“啥意思啊。”

苏青玉道,“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没有需求,咱就制造需求。”

“……”

“先卖个关子,回头你就知道了。”苏青玉道。

这是她的第二计划,建设农村肯定少不了学校啊。现在大家不重视教育,队里连个小学都没,好多孩子都到了适龄儿童都没上学呢。这么多知青在这里,都是教师资源,不利用不是浪费吗?所以她现在第二步,就是把学校搞起来,一方面提升本地人的知识水平,另外一方面也解决其他知青的就业问题。

不过事儿还没成,她也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她的想法,万一不小心泄露出去了,那不坏事儿吗?

十拿九稳再说。

其他人逛街的时候,苏青玉则是去了县里机械厂这边,想要再给单位增加一台机器。现在生意多了,就必须增加机器了。另外一方面,她也要利用这台增加的机器再增加两个工作岗位,用这个岗位,来让队里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苏青玉她们在县里逛着,苏爷爷和苏奶奶也在队里吹起来了。

吹牛这事儿是苏家屯大队社员们的基本技能。

一件普通的事儿能给吹出花儿来,更何况是苏家屯第一家厂子发工资这新鲜事儿呢。

苏奶奶也不说的那么直白,先从苏青玉孝顺她开始说,“我家青玉啊,太孝顺了,昨天一发工资,就给我钱,让我买东西吃。”

下面自然而然的就接话了,发工资了,这么快,发多少啊?

苏奶奶就开始吹了,发的可多了,比咱队里壮劳力发的还多。

然后说青玉说了,以后不止要发工资啊,还要学城里单位那套,发年节的福利呢。

这就是真正的工人啊。

这一吹下来,老人们可眼红了。

谁家还没几个年轻娃子啊,都是年轻人,自家连十分的工分都拿不到呢,人家这都拿起工资了。比壮劳力还用的多。

谁能不眼红啊。

就问起苏奶奶,能不能和苏青玉说说,把自家娃子弄进去。

苏奶奶心道你们想得美哟,我家孙子们都还窝着呢。

她道,“这单位都有规矩的,我们青玉说了,没知识的干不了这活儿,要学人家单位考试呢。”

“考啥啊?”

“那就不知道了,肯定是知识分子才能考的。”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