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林满堂带着宝柱和七七玩了一下午, 直到两个孩子睡着了,出去的家人和下人才回来。

林满堂将他们先去吃饭,洗漱完毕后再到院里回话。这府城的天比重德县好太多, 不冷不热, 空气中还带着些湿润, 不会很干。

半个时辰后,院子里摆了条凳,大伙便三三两两坐在一块。

林满堂坐在最前面, 旁边文青正在磨墨准备记录。

“说说你们今天下乡情况。”

关小郎头一个开始汇报, “我去的地方,除了小孩和老人,大部分都上山采茶或挖药了。我跟那些老人打听过,他们日子过得还成,前任知府管得严,下面县令不敢贪得太多。税收交四成半。”

新陵县百姓交的是五成呢, 不过他们那儿穷,这边地广人稀, 要比新陵富一些。

虽然如此,但林满堂翻过账, 云南府每年交的税仅比贵州府高一点。在全省当中排名倒数第二。

其实也不难想像为什么会如此之低。

国家税收从两个方面:一是人头和户头,二是良田。

云南府山多地少, 地广人稀, 交的税自然也很少。这也是前任知府在任上干了十几年都没升迁的主要原因。要不是赶上沈家谋反, 皇上无人可用, 林满堂毫不怀疑前任知府也会像前任重德县令一样老死任上。

林满堂点头, “继续说。”

关小郎没了, 又有一人站起来回禀, “我今天去的村子,他们在坡地上种草药,长势极好。”

林满堂挑了挑眉,这边人倒是勤快,利用一切种植草药。

顺祥站起来,“大人,我今天去的那个村子,他们种的是水稻。而且是在梯田里种的稻谷。”

在座的都是从北方来的,哪里见过什么梯田,争相追问,“什么是梯田?”

顺祥不会形容,他就举个例子,“就是把一块小猪肉放在大猪肉上,有点类似于□□,在上面种粮食。”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可关小郎还是有些疑惑,“你刚说他们种的是稻谷?他们哪来的水?”

既然都是梯田了,那高度肯定不低,河水也灌溉不上去吧?

顺祥挠头,他也不知道这个,主要是这边人说话,他大部分听不懂,在重德县那边都是用手语沟通。他捧着水比划了半天,那些人指着天,也给他比划了半天,他愣是没明白。

林满堂笑道,“南边多雨,下雨的时候,上层梯田积满水后,就会从上而下漫入下面的梯田,一层层往下灌溉,直到流入大地。”

大家听了个目瞪口呆,其实也不怪他们不懂,重德县少雨,哪怕他们到这边已经生活快两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重德县。重德县是干热河谷的天气,与外面的天气完全不同,所以他们对这边的气候不太了解。

林满堂以前就是看过五彩梯田的旅游广告才想带妻女到这边来旅游,可那次……哎,不提也罢。

“还有吗?”

王二郎举手,“大人,我还看到有个地方也种满了酸角林,不过他们没有种牧草。”

林满堂点头,示意文青记下来。

“读书情况呢?”

关小郎摇头,“大人,据我所知这边民风开放,喜歌善舞,并不爱读书。”

其他人也点头,“我去的村子,还特地问过,方圆二十里都没有学堂。就连族学都没有。”

林满堂心塞,他也翻过卷宗,每年参加县试、府试及院试的学子在全国省份里是倒数第三。仅比贵州和广西高一点。

从高祖到现在,科举历经近一百回,云南府也仅中了一百二十二位进士。平均中1.2个进士。

所以他除了要发展云南府的经济,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前任知府就没有办学堂?”

文青搁下笔,回道,“有,知府大人刚到任上那一年,从府衙出资翻新一家书院,还特地请了几位进士当先生。只那里收费高昂,普通学子轻易进不去。后来几位先生陆续离开,现在只剩下山长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