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页)

若是平日里,这种事她肯定跟谢千珏商量。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她不想谢千珏跟着瞎操心,所以选择了找老谢氏这个奶奶商量。

说来也是碰巧了,刚好谢柳氏来了厨房,就不小心听到了一两句。

谢柳氏本来就敏感多疑,一听到谢玲语的话就紧张了起来。生怕谢千宜那个小子嫉妒眼红,会真的偷偷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出来。

谢柳氏的身体还没有好利索,她不能进厨房帮老谢氏她们做饭,于是没事的时候就盯着谢千宜。

因为有谢柳氏帮忙盯着人,倒是省去了老谢氏她们不少麻烦,她们也能安下心好好做饭了。

第二场主考墨义,往年会夹杂一些贴经在里面,今年的估计也不会变化太大。

因为有了第一场的经验,加上这一场少了不少考生,所以这一次进场速度更快。

谢千珏进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号房,然后就开始不急不躁的研墨。

这一次号房变动了一些,他的对面不再是曲魏梁了,而是换成了一个小老头。

对方看起来大约六七十岁,估计一双眼睛都不大灵光了,但是依旧在努力考着童生试。

谢千珏随意的扫了一眼对方的衣着,一眼就能看出对方的家境十分贫寒。他看着对方哆哆嗦嗦拿东西的样子,不仅没有一丝同情反而替对方家人感到心寒。

都知道穷人家供不起读书人,他既然连童生试都没办法考过,那就说明他在读书上真的没天赋。

可是对方从少考到了老,依旧锲而不舍的往墙上撞。估计会有人觉得他精神可嘉,可是在谢千珏的眼里却是可笑至极。

谢千珏收回视线之后,再也没有抬头看过对方。等到试卷发下来之后,他跟上一场一样简单的看一眼,随即便默默等待着开考的时间。

这一次的考题大部分是墨义,贴经的部分只占了五分之一。

因为贴经相对简单一些,谢千珏便先把简单的题做了。这是谢千珏多年的做题经验,那就是把能拿分的题全拿了,再去写难度稍微高一些的题目。

墨义题,大多数围绕着经义作简单对答。涉及的方面大多出自五经,其中还有“前人”的注释,或者根据题目写出本题的上下文。

相较于贴经是难了一点,不过只要认真读书背书,这些也不是什么难题。对于这一场,谢千珏还是挺有信心的。

最难的还是策问,其次就是诗赋了。为什么说这两者比较难,因为这两者有很大的程度,需要看阅卷考官自己的偏好。

为了抓住几位考官的偏好,谢千珏还花钱打听了几位大人的喜好,然后从书肆买了他们喜欢的诗集。

诗赋,就像是后世的作文题。每个阅卷老师的喜好不同,给出的成绩也就差距很大。这个时候不仅要才华好,还要拼搏一下考生自己的运气。

策问其实也是一样的,一边要避开一些需要避讳的东西,一边还要抓住当权者的心。

谢千珏也写过不少策问,虽然大致的套路已经清楚了,但是他依旧没有十足的把握。

至于法律与算术,前者死记硬背就好,后者他有信心拿满分。毕竟上一世他也是一个生意人,如果连算术都比不过古代人,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大老板。

这一场谢千珏依旧第一批出来的,这一次曲魏梁没有急吼吼的离开,而是跟着谢千珏一起出来的。

他们一出来就看见了老谢氏等人,这一次三房的人来的很齐全,就连曲魏梁的父母也都来了。

曲何氏似乎和老谢氏聊了很久,她原本是想要给女儿抓女婿的。后来两人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突然拐到了曲魏梁和谢灵蝉的身上。

曲何氏是见过谢玲语的,知道谢家的姑娘长相肯定没得挑。后来听说谢家有适龄的姑娘,其中最大的谢云莲快十八了,比较适合的就是谢灵蝉这个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