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沙船,……(第2/6页)

说来也巧,那婆子爱听戏,又跟张双喜关系好,那年买了还叫狗蛋的张永宝,看他看的端正,就跟张双喜说,这孩子还没有收拾利索,价格正便宜,不若你买了去。

从此张永宝就知道了,他值二斗米,三贯钱,一买一卖那婆子赚了他家三贯。

张永宝还有个弟弟叫做羊蛋,他俩是双胞胎。

至于他爹娘,那也不是歪人,就是没多大本事的苦人,贫寒到了极致,自然就卖儿卖女,也不图钱,就是想让娃们活着。

他家兄弟四个,那年天灾卖了三。

张永宝一村就卖了二十来个孩子,唯一去了好地方的就是狗蛋,他入了梨园,正式拜了师傅改名张永宝,对于乡下人来说,唱戏是个好去处,不太受罪。

又因为他,小小的村子里人就都知道了,三江上有艘戏船叫做五福班,他村的狗蛋就在那里学戏,后来改名张永宝,将来定是个名角儿。

如此走出来的同村人,凡举见到戏班,都会问问是不是五福班。

今儿这事儿,还真是凑巧了,人家随便问的,不成想这还真遇到了五福班。

佘万霖就站在一边看到小宝挨打,也没上去拦着。

张永宝知道闯了祸,也不敢捂脸,就生受着。

张双喜又打了他好几巴掌,没打脸,打的脊背。

臭叔说,管了一时也管不了一世,要想世上少些苦孩子,就多学本事,好跟他祖宗爷般,入朝握权,也不求他多大的本事,就求他一生做事多想想这些孩子,也不敢懈怠了。

其实,佘万霖早就不敢懈怠了。

唱戏的几大劫,又是十几岁的小男孩倒仓的关键时候,弄不好长的再端正,没了嗓子人就废了。

张双喜看这些孩子的嗓儿,比看他的命还要紧,他可不能容这孩崽子这样嘶喊。

打完了张永宝他心里也不舒服,想说点什么吧,到底一掐腰走了。

等他走了,周围的孩子才一拥而上安慰。

佘万霖就听小宝捂着脸嘀咕:“不是说只卖我一个么……不是说只卖我一个么?”

他不忍听,便悄悄的回了舱,一头栽在床上不动了。

好半天才听臭叔在一边,用带笑的语气说:“这就受不了了?”

佘万霖翻身对墙躺。

老臭又笑。

“……你是好命,会投胎,遇到本事的爹娘,撑天的阿爷,从前我是不认命的,那会子也苦,就总想着,啊,我咋是这家的孩子呢……”

他忽然不说话了,好半天才自我奚落道:“可你就是这家的孩子,这哪儿讲理去?没地儿讲理去,摊上了。”

这日无人点戏,五福班的船便舍了小码头,交了过路钱儿继续往金滇走。

从上船到这儿,也就这几百里,却基本十里一个坎儿,不停再交各“色”费用,好在张班主寻了新买卖,这船上人高低是能吃的起饱饭了,还是一日两顿。

对于耽误了行程的平家叔侄,人家班主也说了,不然您换条船?

老臭起初也有这个意思,一打听却是不成了。

人家金滇的规矩是,你怎么进去的怎么出去,五福班这帮子人带着他们入金滇,明日出去,船上没了他们叔侄,这是要吃挂落的。

这算是绑在一起松不开了,亏得老臭与佘万霖不急,便是着急也不能失了仁义连累了人家戏班,如此便混着吧。

又一夜过去,转日清早,船终于行到金滇郦城府一个叫树凹镇的地方。

这戏班子吃饭,一般吃惯熟饭,他们早年就跑码头来过这地方,每次来,这里有户姓田的财主家,都要在龙王庙请戏。

说是给龙王爷看,其实就是想花个小钱热闹热闹。

且这方圆十里的百姓,想享受些热闹,也就活个田财主了。

张双喜说那姓田的财主是个善人,所以每次来他都要拜访,问上一声可请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