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自打登基,武帝杨藻……(第2/6页)

咱家门都不出,鸡都是只敢吃,就怎么会知道江湖的事情?我又不跟他们打交道!什么百泉山,玥贡山,对我而言住在山里不纳税的,就没一个好东西,户部库里可怜的耗子都养不起了!”

坐在殿外写字帖的陈大胜闻言笔下一滞,他义父就是一本武林宝典,常在私下里跟他唠叨武林江湖那点子腌臜事儿,什么老隐在山里修建的天香洞,什么著名的义士其实背地里龌龊跟嫂子如何如何了,表面上一派正义大侠四处救人畏难,其实暗地勾连孟鼎臣悄悄铲除铲敌对势力之类。

他不但知道,知道的就绝对比孟鼎臣还要多得多,孟鼎臣都觉着护国寺主持玄山是坐化,可自己义父却清楚,玄山是服毒。

皇爷被撅的不轻,半天才无奈的嘀咕了句:“不就是打搅你考虑家里那点子事儿么?你自己解决不了,就何苦拿朕撒气?得得,问你也是白问,你都钻到钱眼离了,朕也真是闲得慌了,咳……那个,五郎啊,你把银子拉到朕的内库……”

可惜皇爷这话还没说完,便又被佘伴伴撅了:“他们抬来也就是给您看一眼,您还真想弄到内库?你信不信明儿六部主官敢来您面前哭穷上吊的?南五郡被烧掉的官仓还修不修了?运河的河道清不清了,燕京都臭的地下水都不能吃了,那下水铺不铺了?您可真有意思?多少大臣过了眼的银子,还想搬到内库?”

“哧……”二皇子杨贞忍不住笑出声,迎面便被他父皇用折子怼了,殿内背着手转悠两圈儿,皇爷便烦躁的一摆手道:“赶紧拖走拖走!下次就不要拖到朕的面前晃朕的眼了……”

他让人抬银下去,孟鼎臣便不得不说话了,毕竟榆树娘是江湖人士,也是通过他九思堂献的银子,他便得给江湖人一个交代。

皇爷便是不想给,他也得替榆树娘要啊。不然从此九思堂出去,还怎么人前立身?

孟鼎臣抱拳对皇爷道:“陛下,你便只拿这一笔供奉么?”

陈大胜把写坏的宣纸团了一下,揣到了怀里。

殿内,皇爷故作烦躁的就一拍桌面嘀咕:“哼!朕就知道,知道了……来人~拟旨,百泉山榆树娘去岁剥皮救民于水火,仁善惠德于百里庶民,就……就从太后娘娘的私库支银千两,建神庙于百泉山下,便周遭黎民得以祭拜,此旨便以懿旨颁发,榆树娘是女子,太后也是女子,这也算公平了,哦,最后再从各宫娘娘小库按照份位,皇后百两后逐级递减赏赐榆树娘,最后别忘了刻碑于庙前以供后人瞻仰。”

孟鼎臣低头思考片刻,最后就“露”出感恩戴德的样子替榆树娘叩谢皇恩。

如此,这半夜的小朝会就散了。

佘伴伴迅速告退,走到门口的时,皇爷浑似不在意的问他:“青岭?老太太遇到啥为难事儿了?”

佘伴伴闻言回头,就很认真的回话道:“回陛下,老太太写信来抱怨,隔壁院老四那个妾氏又不安分了,她每天就出去游门子,最近那不孝的东西又结识了礼部巷,庆丰府同知杨时升家的三儿媳文氏,那文氏天“性”刻薄,教育出的子女也是不堪,就把飞廉他小妹妹喜鹊的脸挠毁容了……”

几位走到殿门口的朝臣停下脚步,大家就满面惊愕的看着佘伴伴。

这是佘青岭?这是那个赤胆忠心,满门忠烈之后,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啊?

皇爷也是表情惊愕,半天才讷讷问:“你今儿神游了一天?就为这?”

似乎是对皇爷的语气有些不满,佘青岭便行了个礼说到:“陛下!喜鹊今年方四岁,一辈子便毁了,这如何是小事?”

说完他便不客气的甩袖而去,下台阶的时候陈大胜便赶紧上前扶着他往下走。

皇爷就看着的他的背影,一直看到他隐入夜幕忽便笑了,他对站在门口的几位大臣道:“咳,诸位爱卿体谅些,也不怪青岭在意,从前他连个落脚的家都没有,朕登基这么久了,他都不敢回从前的府邸,这天下虽大,能容下青岭的也就飞廉家那个屋檐了,那家老太太不错,飞廉也是个老实孩子。就,恩,挺好的,这两家满门的忠烈,能堆一起过日子……以后朕便是没了,也能安心了,好事,好事!你们就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