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Tragedy(第4/6页)

女孩纯真而又善良,虽然自己也穷的响叮当,但在凶手不遗余力的卖惨之下,还是将一天卖花赚到的钱都给了凶手,还觉得自己做了好事。

她一直觉得自己做了善事,直到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了有人肇事逃逸的信息。虽然没有照片也基本没说什么具体信息,但是她却凭借过分聪明的大脑,根据凶手身上有血且在那个时间段经过了那条街,猜到了凶手大概就是新闻上说的那个人。

她愤怒而又委屈,恰巧在这个时候再次见到了凶手。凶手不知道女孩已经看到了报纸猜出了他的身份,便再次用昨天那套方式坑蒙拐骗,谁知道这次的女孩说什么也不给钱。先不说她实在是掏不出一个硬币,就是她有钱,也不会再浪费在这种杀人凶手身上。

女孩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却又扛不住凶手的威逼利诱下,最终她慌了神,顺手拿了一个花盆上去,在凶手的脑袋上来了一下。没想到,就这样把人砸没了。

女孩又是害怕又是心虚,便带上一背包的花打算逃跑,在这个时候,她遇上了顺道追查而来的男主。

男主神情恍惚,浑身是血,似乎是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他对着女孩咆哮了一声,随后……

后面的剧本都被撕掉了,但大致的走向不难猜。无非就是男主以为女孩就是肇事逃逸的凶手,悲剧持续性的发生。

陆芸读到这儿发现,这个剧本的情节,不正是和现实中发生的事儿一模一样嘛?

剧本中第一个死者死于车祸,现实中的第一个死者便也是如此。

剧本中的第二个死者是被花盆砸死的,现实中的第二个死者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剧本像是一种预言,而它里面的剧情,便预示着角色们的命运。这些命运不仅仅在舞台上一一应验,在现实中也应验在了他们的扮演者身上。

没错,陆芸觉得那个现实中的车祸里的被害司机和肇事司机应该都是这部名为Tragedy的悲剧的扮演者。至于他们为什么二十年都没有变换形象,想必是因为他们的来历并不简单。

这些发现先暂时放后,说回陆芸的第二个发现。关于这间房间的主人,陆芸百分之八十确认就是这个卖花的小姑娘的扮演者。

因为剧本上说了,卖花的小姑娘最喜欢的花品种就是薰衣草,最喜欢的东西是晴天娃娃。她喜欢自己缝制晴天娃娃,然后把薰衣草塞进去,携带在身上。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的奇迹,卖花的小姑娘就是这样一个向往爱情和美好的角色,她抱着一腔的天真烂漫,是整部剧目里最亮眼的角色。

都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食物打破,陆芸根据这点就知道她的下场很惨烈。

而陆芸之前打开的第一层柜子里就有一个薰衣草的晴天娃娃,是个很明显的身份象征了。

虽然有些奇怪一个角色的扮演者为什么要在舞台之外还把自己当成剧情里的角色一样生活,但是陆芸想着他们可能演了太久,逐渐的也就脱离不开戏剧了,便暂时将这个疑问往后挪了挪。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按照陆芸的推理,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应该就是冯云亭。

陆芸和傅屿扬讨论到现实中发生的车祸的时候,曾一致认为那个意外把肇事司机砸死了的人是冯云亭。这么说来,冯云亭必然也是这个剧本的扮演者之一。而栾琛口中的“父亲”应该是不存在的,他本人应该就是那个所谓的男主了。

但这么说又出现了一个疑点,那就是栾琛在第一眼见到冯云亭的时候,根本没有认出冯云亭来,其他江古镇的人也并不认识冯云亭。其次,冯云亭的性格是阴郁的,和剧本中那个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小姑娘完全不同。

陆芸并不否认一个人可以做到出演和她性格完全相反的角色,但是问题是即使性格不一样,人的长相总不该完全不一样了吧。而且这房间里的薰衣草和晴天娃娃恰恰证明了扮演者曾经一度和剧情中的那个角色是无比相像的,无论是从性格上还是从生活习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