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房落成(第2/5页)

随后林宁宁又说,“东北和西北也有个很厉害的学校,你以后不想去国防大学,去东北那个,或西北也行。”

小三毛不关心这些,“宁宁小爷,以后会留在那边吗?”

“留不留我说的不算。”林宁宁总觉得留在当地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去首都,也有可能去西北。”

小三毛还想跟林宁宁一起上学,闻言想哭,“我以后见不到你了?”

“我还要读研读博,得好多年呢。”林宁宁以为他得再上十来年,到学校里才知道可以提前修满学分。

不过这是后话。

傍晚,小三毛拎着两条鱼,坐着他爹的车子回到家,扔给他娘一条,就去找他爷爷,顺便告诉他林宁宁的学校多厉害。

老村长听到“国防”俩字,以为是培养干部的军校。刚刚还跟他老伴儿念叨,宁宁心大,不适合当官。小三毛有点“目中无人”也不适合走仕途。

随着小三毛说完,老村长放心了,跟小孙儿夸林宁宁是他们清河村最争气的娃啊,他要向林宁宁学习。

小三毛瞥他爷一眼,这事还需要你交代啊。

老村长脱掉鞋要揍他。

小三毛吓得往隔壁跑。同一时间,王氏也见到林老汉和孙氏。

宁宁考上市一中,孙氏还酸,说什么他能考上,是他姐会教,跟她这个当娘的没关系。

现在亲耳听到王氏说,市里加县里加镇上奖给林宁宁四百五,孙氏说不出酸话,还想到周建军走时说过的话,他们姐弟四个,随便谁手里漏的都比她辛辛苦苦攒的钱多。

王氏见两口子不吭声,料到心里很复杂,故意问,“你们要不要过去看看宁宁?好几年没见了。”

林老汉想去,又觉得留妻子一个人,她太可怜了,就对王氏说,他们再考虑考虑。

孙氏和林老汉都是在谩骂和挨打中长大的。

他们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觉得孩子也应该跟他们一样。以至于到现在还认为,林和平太惯着林宁宁。

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早晚会把他惯坏。

偏偏林宁宁特争气,王氏走后,林老汉就问孙氏,他们是不是错了。

孙氏不觉得自己有错,林宁宁离家那天,依然没能见到爹娘。

林宁宁虽说已满二十岁,但他是家中老小,几个哥哥姐姐看护着长大,无论是去市一中报道,还是高考,都有林和平跟着。

林宁宁又没出去做过事,林平安担心突然让他独立,林宁宁到了陌生城市,得跟个迷路的羔羊似的,就让林宁宁早走几天,他送林宁宁过去。

有兄长陪在身边,林宁宁沿途没什么不适,到了学校,也只有好奇。

林平安把他安顿好,必须得返校,林宁宁哭了。

离别的车站,林宁宁的眼泪一个个掉。

林平安无语又觉得好笑,“哭什么?过几个月就回家了。等你放寒假,咱们就不用住厂里。说不定到时候姐也有了。”

“有了?”林宁宁顿时忘记哭。

林平安忙说:“可能!我刚才看过,你学校有公用电话。回头想大姐,就给大姐打电话。别节衣缩食,但也别大手大脚。”

“我知道。”林宁宁抹掉眼泪,很失望,“我还以为姐有了。我得给姐夫写信。”

林平安顺嘴问:“写啥信?”

“不告诉你!”林宁宁冲他挥挥手就回学校。

林宁宁的通知书下来,林和平带他去部队住几天,就对周建业说,安顿好几个弟弟妹妹再过去。

青州市一小是青州最好的小学,林安宁在校成绩好,还没毕业就被一小校长要过去,林和平得给她租房子。

现在租房的人少,出租房屋的更少。

林安宁又是一个人住,必须把安全问题考虑进去。

符合条件的就更少了。

身为有家食品厂厂长,林和平又不能天天往市里跑,以至于林安宁的学校开学,还没找到合适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