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铜色的月亮(第2/3页)

“妈,”唐蘅深深换了口气,“等我们冷静一点,再说这些问题,行不行?我今晚不出去了。”

“你在逃避是吗?你能逃避多久?”

“妈——”唐蘅几近哀求,“我们明天再说……我不走了。”

李月驰走出教职工公寓的楼道时,雨已经停了。武汉的夜空不像他老家那样黑得纯粹,而是一种黑中泛红的颜色,仿佛铺了一层肮脏的铁锈。李月驰步伐滞重地行走在校园里,也许是下雨的缘故,路上行人很少。

还未到门禁时间,但他不想回宿舍,便慢吞吞地向出租屋走去。汉阳大学太大了,距离出租屋还有很远的路。李月驰摁了一下手机按键,屏幕漆黑,毫无反应,早就关机了。他想起唐蘅叮嘱他不要把手机静音,唐蘅有事没事就给他的号码充话费,唐蘅似乎格外害怕他们失去联系,无论他什么时候给唐蘅打电话,唐蘅总是很快就接通了。

原来当你想要联系一个人,却无论如何都联系不上,就是今晚这种感觉么。

又想起他们为数不多的几次吵架,好像都是唐蘅先来找他。因为安慰田小沁而错过唐蘅唱歌那次,是第二天唐蘅回出租屋找他;过年时唐蘅说彼此冷静一下,是除夕夜唐蘅先给他打电话;甚至,唐蘅从师门聚餐上突然跑掉的那次,最后也是唐蘅回到他们的出租屋。

他记得那天晚上唐蘅坐在出租屋的楼梯上,像是把自己送上门来,生怕他因为找不到他而放弃了寻找。

这样想来,或许他的确是一个糟糕的恋人?

李月驰走得累了,坐在学校的长椅上。他很惊讶自己现在还能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譬如说,唐蘅母亲的话好像也没错——你这么爱他,那他呢,他有多爱你?

有种本科时做数学题的感觉,如何证明一个等式,一个命题?如果把他和唐蘅的付出分别罗列在纸张的两侧,类似于,李月驰放弃毕业回贵州,放弃进入社会学院读研时“改善家乡”的想法,决定毕业就去北京找唐蘅。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唐蘅为了和李月驰在一起而放弃学术理想,放弃芝加哥大学的offer,留在国内做一个前程不明的歌手。

李月驰为了和唐蘅谈恋爱,多做一份家教,并且每个月给家里少打200块钱(以前打2000,谈恋爱后打1800)。

唐蘅为了和李月驰谈恋爱,租了房子,买了家具,提前缴足水电费,每周往返于北京武汉之间(并且总是买昂贵的机票)。

李月驰为了省钱交话费,抽烟比之前少很多。

唐蘅为了多和李月驰待在一起,总是吃他不喜欢的便宜食堂。

李月驰觉得一切一切都有代价。

唐蘅说,我爱你是免费的。

李月驰靠在椅子上,愣愣地望着夜空。他发现无论怎样罗列、怎样计算,好像他们之间都没法画上一个等号。当然,也许他不应该把“付出”具象化为数字,我加一分,你加两分——不是这样算的。

可是如果不这样,他就更没法证明自己有多爱唐蘅了。

李月驰想到比干掏心的故事。夜空低垂,没有月亮。他忽然觉得,如果他也能把心脏挖出来就好了,像炼制铜器一样,烧上三天三夜,直至白热状态,然后放在锻造台上捶打无数次,最后,捶打成一枚薄薄的、铜色的月亮。

把他的心挂在天上,唐蘅想他的时候,就能看见。

远处射来两道白光,一辆灰色大众在李月驰面前停下。唐教授摇下车窗,惊讶地说:“小李,你怎么在这?”

李月驰回过神来:“……我在这坐会儿。”

“唉,是不是还担心仪器的事呢?”唐教授的语气非常温和,甚至流露出几分愧疚,“打你电话也没人接!我是想和你说,王丽丽那边承认了,你和小沁到大悟之前,她就已经把仪器运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