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造畜者(第2/3页)

白玉堂大喜,一番敲打,又找出了毛家的小金库,搬得毛都不剩一根。唯有一个盒子却用心抱在手上:“这是毛家花楼和画舫上红牌花娘的卖身契。”

普通女伎的卖身契在老鸨手上,那些红倌人的卖身契却收藏在毛家。这一张张卖身契,包含了太多血泪。

“我是不插手凡人之事的,不过那陶三郎虽是妖,却在红尘中打滚,没有许多忌讳。”

白玉堂得了小龙女指点,寻了陶三郎相助。陶三郎知道白玉堂是小龙女的朋友,便替他出面打点衙门上下,将那些女子放良。待这些女子离开伎馆,白玉堂又暗中将毛家的钱分给她们。

这些姑娘有的原有情郎,只是无力赎身,便带着这钱做为嫁妆随情郎从良。余下的姑娘白玉堂用了他兄长的关系,将她们送到别的城镇生活。

陶三郎和白玉堂并非一下子将那些花娘带出来,而是趁着他们外出装作劫匪劫走,然后询问她们的意愿,给她们新的籍册和钱财送她们离开。毛家因家中失窃四处找贼,反应过来,楼里的红牌已经走了七七八八。

秦淮河上其他家本被毛家打压,这会儿迅速反应过来,联手压制毛家。毛家追逃走的花娘,他们便暗中阻拦。闹了一场,虽然救不得所有人,但能有一人脱离苦海也是好事,何况一口气逃脱了许多。

毛家衰落,也能少祸害些姑娘,可惜终是不能根除。许不久之后,秦淮河上便会有另一个伎馆行首崛起。

然这些后事,他们却管不得了,小龙女将白玉堂藏在袖带他走了一趟地府。从判官那里知道,那位毛老爷至今没有投胎,因杀孽太重,地狱里没有几百年估计出不来,地狱出来也要入畜生道。

至于奄奄一息的“毛公子”,一旦咽气,等待他的自然是十八层地狱中的酷刑。毛家知情者死后也多入畜生道,不知情者为恶当罚,不曾为恶亦不会牵连其中。白玉堂在小龙女袖中听了,不由赞叹判官们公道。

听到毛家人的结局,胸中那口恶气,才去了一半。

小龙女亲自将狐鬼的魂魄放到彼岸花中蕴养,临别前,那个与小龙女说起经过的狐鬼请求了小龙女一件事。有神志的狐鬼就是狐狸娘,她提到自己从沂州来金陵前,家中还有一只寄养在亲戚家中的小狐狸,想问问那个最小的孩子是否还活着。

小龙女想自己也无甚要事,不妨就走一趟沂州:“可知道你那亲戚住在何处?你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九娘名莲香,寄养在她舅舅家,我们离家时莲香尚未化形,就没有带她。我过去与嫂子关系不甚好,若寄养一时便罢了,可我们一出来,便没回去。莲香寄人篱下,这些年怕是过的不好。”

“你也不用太过忧心,到底是舅舅家,便是没有十分疼爱,也不会不管她,总好过你们死后不得安宁。”小龙女宽慰道,“我若遇到,下次来地府必给你带消息。”

“多谢小神君垂怜!”狐狸娘站在彼岸花上深深一揖,慢慢钻进了花心。

白玉堂今日随小龙女在地府见识了不少以前不晓得事情,很是兴奋。知道小龙女要去沂州,便说与她一道去。小龙女游走凡间数百年,虽然有青行灯、白秋练等伴随左右,但仙仆与玩伴总是不同。普通的凡人小孩与她也玩不到一处,这白玉堂倒是有些意思,便欣然同意了。

金陵城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陶三郎在这里帮他们出面办事,怕事后有麻烦,便与小龙女辞行打算前往他处。三人一道出了金陵城,便分道而行,陶三郎坐马车南下,小龙女和白玉堂骑着驴子北上。

对于小龙女不骑马爱骑驴子,白玉堂很是不忿。可小龙女说他骑马也可以,白玉堂却又选了驴子。两个半大的孩子,骑着两头小毛驴,结伴而行往沂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