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阮三郎(第2/3页)

“六道轮回乃是天定,跳脱轮回之外非大功德大机缘不可。若有人有意扰乱轮回,是该重视,此事本大王定会留意。”

厚土娘娘发下宏愿,创立幽冥,以身完轮回,所为是惩恶扬善。大机缘大功德者跳脱轮回乃是天道的一线生机,可随意一个孤魂野鬼都能借尸还魂,轮回道就失去了意义,无法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若借尸还魂的鬼不曾作孽便罢了,若那鬼乃是大奸大恶之徒,岂非由此逃脱了地府的惩罚?

得了魏判委托,小龙女便将此事放在了心上,聂小倩自入畜生道,全了此世一片痴心,一世了结,自能重回人道。小龙女自地府离开,途径黄泉路碰到了押解魂魄的谢必安。

“见过少君!”

“原来是白爷,自从百年前一别,我几次来地府竟然不曾得见。白爷这些年可好?”

“劳少君垂询,谢必安一切安好!”谢必安笑道。

小龙女与谢必安打了招呼正要离开,被谢必安锁着的其中一个男鬼忽然跪地磕头道:“孤魂野鬼阮三郎叩见少君!”

小龙女有些意外:“你认得我?”

“阮三郎本是人世间孤魂,游荡世间,曾听闻天庭有位小神君常在人间游走,降妖除魔,匡扶正道,乃是一位仁慈的神仙。”阮三郎一连磕了三个响头道,“阮三郎有冤情上禀,请神君垂怜。”

“既然入了地府,有冤情当禀告阎君,阎君自会秉公处理。”小龙女正色道。

“三郎上禀之冤情涉人间事,阎君管不得。”阮三郎忙道。

谢必安开口道:“我本是前去捉拿为祸人间的厉鬼,遇到阮三郎在凡人面前作乱,虽不曾为恶,却有扰乱阴阳秩序,故此锁拿回来。”

阴阳有别,阮三郎既然是鬼,不管什么原因去扰乱人间秩序都是不行的。谢必安将他锁拿回来,符合地府的规矩,且看阮三郎的情形,想必死后已经在人间游荡了很长时间。人死后本该入地府,心存执念留在人间并没有好处。

孤魂野鬼在人间无人供奉,没有未来,日后不过两个下场:失控成为害人厉鬼,或灰飞烟灭。许多人活着时受了太多苦,以至于死后虽然不曾化为厉鬼,却也看透世情,不愿轮回。

可这在小龙女看来,委实矫情了些。人世间有悲便有欢,再多悲苦到了奈何桥头,一碗孟婆汤下去,又是新的一生,前世悲苦自然远去。忘记了便等于放下了,不管将来是悲是喜,至少前世的悲苦已经远去。

“人间之事,我并不插手,不过你且说来听听,若真有不平,倒也可以管管。”神仙不轻易插手人间事,然如今然见怨气过重,若真有什么天大冤屈,也可略管一管的。

阮三郎迫不及待地说起了自己的冤情,倒也不算他自己的冤情,乃是一个叫陶望三的书生。阮三郎言说他与姐姐小谢及秋容等鬼居在一处鬼宅,后来鬼宅住进了一个叫陶望三的书生。陶望三发现自己与鬼同住后,不仅没有赶他们走,反而教鬼读书,睦邻友好。

陶望三住在鬼宅读书,不久后将去参加科举。然阮三郎与他说此次科举不吉,劝他装病退考,陶望三拒绝。陶望三此人文采飞扬,然性狂傲,喜好以诗词针砭时弊,讽刺讥笑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科考中因文章狂放不羁,揭露一些权贵恶行,被权贵蓄意陷害入狱。

众鬼感念陶望三之义,阮三郎写了诉状为他上诉,强行现身凡人面前为陶望三鸣冤。如今状纸递上去了,阮三郎却因扰乱阳间秩序遇到白无常被锁回了地府。阮三郎担心诉状无法让陶望三翻案,听到谢必安与小龙女问好,猜到她的身份,出声喊冤。

“你这鬼倒是讲义气!”小龙女赞叹道,“若那陶望三果真遭人陷害,我自当助你一臂之力。不过阴阳有别,你既然已经入了地府且安心随白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