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藏拙(第2/3页)

他没见过夏桐小时候的模样,猜着应该和现在差不多——她那种脸型照说总不会越长越难看的。

清源很快回忆起来,应该说此事印象太深,他一把年纪也难忘却,遂深深点头,“确实。”

刘璋眸子里带上一丝殷切的光,“那么结果如何?”

清源来之前,已经听安如海介绍过那位夏昭仪的盛宠,原本有三分迟疑,此刻也消弭无踪,“夏姑娘的命相贵不可言,是天生凤命。”

称她夏姑娘,自然是觉得那位贵人不会长久屈居在昭仪的位分上——看眼前这位陛下的模样,似乎也早有此打算。

刘璋几乎难以抑制住心头的激动,手上的杯盏几乎捏碎,还好是木制的,晃了晃便稳住了。

他恭敬地朝清源作了一揖,“多谢大师对朕说实话。”

老方丈却微微蹙眉,“敢问陛下从何处听得此语?”

他记得当时拿龟甲和蓍草卜完卦后,云阳伯府那位三夫人唬了一跳,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别说出去——懂得韬光养晦,这才是疼惜子女的好父母。

刘璋也不瞒他,“朕也是偶然从程参事口中得知。”

程耀可没让他保守秘密,皇帝当然不管。

清源眉心微微跳动了些,“是归德侯府的小公子?”

刘璋敏锐注视到这位老僧的异样,“大师也认得他?”

清源叹息,何止认得,倒不如这位程小公子是他平生所见最早慧的一个,才七八岁的年纪就懂得偷听大人谈话,连那副卦象也被他抄了回去。当时清源本来想揭穿的,可念在夏程两家本是亲眷,自己一个外人进谗总有挑拨之嫌,且毕竟稚子无辜,总得给他改过的机会,清源想想还是算了。

谁知程耀年岁渐长,声名也日益显赫起来,清源看在眼里,甚为忧虑——本来觉得这位小程公子身具慧根,倘奋发图强,未尝不能做成一桩利国利民的大功德,可其人好逸恶劳,善于取巧,每每贪图捷径而不务正业,清源总担心他哪一日会步入歧途。

刘璋没想到这位大师看人的眼光如此精准,只是,他为何独独对程耀这般注意呢?

清源踌躇再三,还是说了实话,“程施主,似乎并非此世间人。”

他的命数,与清源之前见过的种种都不一样,甚至于无从断出因果来。

刘璋难得怔住,什么意思,那程耀莫非是妖怪变的?

还要再问,清源却摆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架势,不肯再多说了,只静静施礼道:“贫僧言尽于此,至于该如何做,还请圣上自行定夺。”

说完,也不要皇帝差人相送,便自觉大步离开。

到了殿外,搀扶着他的小沙弥方悄悄问道,“师傅,您不是常说天机不可泄露么?怎的适才对陛下讲程公子的事。”

清源叹息不语。他是惜才,但更多的是不忍,程耀少时以才学名动京城,本该成一代大家,然其人古怪尖狡,恐有引火烧身之患——清源既担心伤仲永,也怕程耀再这般继续下去,迟早会害了他自己,更误国误民,倘有人能提前将他导入正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沙弥听得似懂非懂点头,却又问道:“那夏昭仪的事您为何半吐半露呢?”

他记得师傅曾提过,那位夏姑娘的命数和程公子一般,都跟俗常人迥异,甚至与夏家并非一本同源。

可清源却只跟皇帝提了凤命的事,至于另外的反常却只字不提,这就令小沙弥有点不能理解了。

清源叹道:“陛下是个多疑的人,我若说了,岂不令夏施主为难?何况,夏施主往日给我们庙里捐了不少香火钱,我若反咬她一口,那咱们成什么了?”

小沙弥:……

所以还是看在钱的面子上么?说好的出家人当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而污呢?

小沙弥感觉三观整个被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