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4/4页)

一听说这事儿这么麻烦,那些人立刻就说不用来了,有单位证明,确定孩子就是杜长宇的子女,不会有错就行。不一定非要见到真人。

所以我就在京城跟成师长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帮忙让团里面出了一份证明,寄到京城。”

“所以你在京城这么久,就是在等这个证明?”尹小满松了一口气。

“也不全是。”沈青耘摇了摇头。

“我也得给咱儿子闺女争取一下权益啊!”他笑道。

“那是。”尹小满深以为然的应声,

“我跟他们提出了要给杜家恢复名誉的要求。外事办的人说他们没有这个权利,要往上汇报。光这一层层的汇报下来,就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一直到最后,这事儿也没有被批准。”

“啊……”尹小满的脸顿时挎了下来。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刚才男人一回来就说事儿都办好了,所以她就认为这事也没问题了。

可现在看来,远不是那么回事。

“杜家一家子的人都没了,这时候给他们恢复名誉那基本上就相当于对外宣称之前对他们的惩罚是错误的。这个责任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担,是我之前想的太简单了。”

沈青耘叹了口气。

“不过,外事办的人还是帮了忙的。因为大宝爸爸的烈士身份,他们帮大宝兄妹俩申请到了烈属补贴。

从杜哥去世那一年算起,一直发放到两个孩子年满十八岁。每个月分别给他们发放二十块钱的生活补助津贴。

之前这八年,两个孩子的所有补贴,三千八百块钱,也由民政上直接划拨到了警备团,这个月会随着工资一起发放给咱们。

到时候这笔钱……”

“给他们留着。”不等沈青耘把话说完,尹小满就快速地打断了他。

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数字给砸得脑子有点蒙蒙的,可尹小满却一点不糊涂。

这是大宝二妞的爹,用自己的命给孩子们博来的,无论如何也得帮俩孩子看好。

不去理会男人欣赏的眼神,她一边思忖,一边慢慢的说道:“虽然不知道在这岛上还得待多少年,可是我想孩子们总有能离岛的那一天。

这钱,包括以后的钱,都是不能动的。这钱得留着将来给俩孩子置房子置地。

如果有可能,将来拿这笔钱去上学也是好的。”

虽然不知道将来到底会怎么样,可是从男人的话里,尹小满也听出来了,大宝和二妞的祖籍都是京城。

二妞还好,一个姑娘家,不存在传宗接代的问题。可大宝——

老杜家可就只剩下他这一根独苗苗了。

即便沈青耘没有提,可是尹小满也明白,男人肯定还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大宝能够重回杜家,担起他应该担的担子。

可这事儿想的简单,做起来却难。

大宝和二妞从生下来就在部队长大,这么些年其实一直是在这个小圈子里打转。对外界的了解可以说几近为零。

别的不说,如果要在京城扎根,连一个能够帮衬的亲朋都没有。

吃穿住行,哪一样能不要钱?

就连他那祖宅,现在也都被政府分给了其他人,估计他连一片瓦都落不着……

不想还不觉得,尹小满越想,就越发开始心疼起了她的大儿。

她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想办法再省省,到时候给她家大宝多攒一些家当。

就在这个时候,男人的一句话再次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我把京城这边的事儿给办完了之后,又去了一趟先锋团,然后把那个女人的事儿给彻底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