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5页)

“又想你外婆了?”李芳轻轻碰了碰她。

乔麦点了点头,然后聚积在眼里的泪水没有控制住,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小满,让你看笑话了,不好意思。”她慌忙的擦掉,一脸的赧然表情。

“这有什么要笑话的,谁还没有家人?怎么,这熏鱼你外婆以前也做过?”尹小满说着,又夹了一块儿到她的碗里。

睹物会思人,可有时候一个熟悉的味道,也能够轻易的将人带回到最深刻的记忆里。

听她这么问,乔麦点了点头。

通过聊天尹小满得知,乔麦是海城人,高二的时候也曾响应号召去下乡过。只是她自幼身体就不好,吃不得苦。

尽管她自己很努力了,可是一个月晕倒三次,最后一次还直接昏迷了好几天,还是把人家大队的干部给吓着了。

在医院出了诊断,说是严重贫血,建议补充营养,并且在家休养之后,大队就把她的情况汇报到了公社。

然后她就拿到了他们同批下乡知青里的第一张病退证明。

按理说能够病退回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让人羡慕不已的事儿。

可乔麦回到家,外婆在看到了那张诊断证明后却连着哭了好几场。

她觉得是自己没有带好外孙女。

因为父母工作太忙,乔麦自幼是和外婆长大的。外婆没有工作,她们两个人全都靠着爸妈每个月寄过来的生活费过日子。

这件事之后,外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好吃的都留给乔麦吃,想尽一切办法给她找营养品。

医生说,如果可能最好能让她喝一点牛奶,奶粉也行。

乔麦知道后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这年头,除了孕妇和小孩儿,哪里能有奶粉供应?

可是外婆就是能给她弄到奶粉。

除了奶粉,她甚至还能保证乔麦每周至少吃上两个鸡蛋。

乔麦问,她就说是乔工他们寄回去的钱和票。

开始乔麦也没在意,一直到外婆去世,她才知道那时候爸妈已经大半年没有往家里汇过一分钱了。为了让她吃口好吃的,老太太一把年龄了偷偷跑黑市,还把自己家里的祖宅给卖了。

“这熏鱼和我外婆做的味道一模一样。从外婆去世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个味儿了。”乔麦说着,又揉了揉眼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尹小满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她知道乔麦说的乔工他们没有寄钱回去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就是科研所的人大批转移的时候。

那时候因为军工厂的事儿上下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很多正常的工作都延迟了,这当然也包括工资的发放。

但这个时代,谁家里有余钱呢?家家户户都是靠着工资吃饭。他们两口子的钱寄不回去,老太太可不就得自己想办法养外孙女。

估计那种“因为要给自己找吃的而逼着外婆卖祖宅”的愧疚感,会成为乔麦心里一直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会很难消除的吧?

三个人聊着天,尹小满将她们俩带过去的馒头全都切成了块儿,还用大米他们事先准备的,没有拿完的竹签子全给串了起来。

收拾好之后,天已经微暗,外面也没有白天那么燥热了。于是她们一起出了家门。

还没有走出巷子口,就能够听到从小溪那边传来的孩子们的哄笑声。

几个人相视一笑,全都加快了脚步。

小溪旁边有一块儿相对平坦的土地,此时这群孩子们在土地上挖了三个坑,里面已经用柴火升起了火堆。

另外他们还不知道从哪儿搬来了好些半大的石头,围着火堆摆了一圈。此刻小家伙们都围在火堆边,将手里串在竹签子上的食物架在石头上,或者举在手里烤。

远远的,就能够看到那一张张被火光映红的笑脸。

虽然那些食物在中午的时候,都被尹小满重新加工过来,该切片的切片,该穿串儿的穿串儿,可这些孩子们毕竟年龄还小,真正会烤的也就是曾经在先锋营的时候,参加过沈家烧烤聚会的那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