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提前准备(第3/4页)

刘湛吃饱喝足靠在椅子上。“昨日颜启修来寻我,想把以前文帝住过的睿王府卖了,问我要不要。”

现在的颜氏哪里养得起这么大的宅子,只两年没修缮便破败得不成样子,不过房子都是好的,修缮一下就能用。

宋凤林觉得可行。“正好买了改成书院。”

如今云中书院也算是北疆的官办书院,衙门里的大小官吏都在书院里挑选,长期以往未免固化,也不利于发掘人才。

宋凤林沉吟。“云中书院可以作为官办书院,但不能作为当官的唯一途径,如今我们与朝廷分道扬镳,科举考试也得办起来。”

涉及科举的所有事情都不能有半点纰漏,说着说着宋凤林沉思不语。

“那就自己办科举。”刘湛双目有神,一锤定音。

“官吏不需要这么多,每年都科举太密集了,府试殿试改为三年一考,府试录取三十人,殿试录取十人,如此足矣。”

一手枕着小桌,刘湛继续说:“当官的条件也要提高,从前缺人秀才也能当浊吏,从今年起举人方有资格当浊吏,县令以上的正经官员更是必须进士出身。”

宋凤林十分赞同,别看刘湛平日里不爱管民生庶务,实则他心里比谁都看得清看得远。

“还有,废除九品中正制废除官僚世袭,在咱们北疆想要当官唯一的途经便是科举,同时各地县令知州不再拥有任免权,所有的官职都由将军府统一调配。”

刘湛靠在椅背上,望着门外枝繁叶茂的庭院,憋在他心中多年的那股气今日终于得以释放。

废除官僚世袭等同废除世家特权,宋凤林还记得刘湛曾经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今他真的做到了。

“待明年万事俱备我们便对外宣布建国。”刘湛一锤定音。

果然这才是齐云将军的行事作风,畏首畏尾就不是他了。

宋凤林笑了,刘湛也跟着笑。

既然刘湛已经决定明年自立建国,许多事情便要提前准备。

例如龙袍王冠、官服冠带的制式都要定下来,还有六局六所的官职,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八月下旬,晋阳城内的凤凰岗开始动工。

同时刘成组织起全北疆最好的绣娘来到晋阳准备为刘湛缝制龙袍。

“宋先生的意思是冕服循周礼,按诸侯王的制式,常服则按将军您的喜好。”刘成带着刺绣总管来请示刘湛。

“有样式给我看看吗?”刘湛慵懒的靠着罗汉榻。

刺绣总管立即递上图样。“禀将军,这些是前朝的龙袍样式,您看哪里不满意,老夫便按您的意思改。”

刘湛看得飞快,最终选定了一款样式最简单的,只因他觉得瞧着有点像上辈子见过的明制。

“这是按胡服改的龙袍便于骑射。”刺绣总管立即解释。“只是……便少了一些威仪。”

“拿笔来。”刘湛抬手,刘成马上递来毛笔,他刷刷在王袍上描了几笔。

“绣一条行龙,龙头在胸前,龙身盘旋在肩膀和后背,其他点缀的装饰不需要太多,龙袍的颜色玄黑为底。”

刺绣总管接过图纸,只觉得这样的王袍闻所未闻,但是确实又有几分大气。

“还有。”刘湛点了点桌面。“再做一身银白的,制式与我一样,按宋先生的尺寸,先别告诉他,你们偷偷拿了他的衣裳去丈量尺寸吧。”

刘成和刺绣总管心里门清,恭敬应下。

“还有常服的冠带。”刺绣总管又递上样式图稿。

腰带好办,无非就是金带玉带,至于冠冕,刘湛翻来翻去都不满意。“正式的场合有冕服足够了,常服的就不必做帽子了吧,做个金冠束发即可,宋先生也一样。”

这可真是最简单的龙袍冠带了,要知道燕王的王冠还镶嵌了数颗玛瑙宝石。

刺绣总管觉得实在太素,但他又不敢当面驳刘湛,只得应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