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锋芒(第2/4页)

周随也没想到刘湛根本没向朝廷报捷,周澶得了消息再三确认刘湛果然欺上瞒下,次日立即发动百官当朝发难要求文帝夺了刘湛的齐云将军。

这事令赵恒甫等人也十分吃惊。

文帝更拿不定主意。

赵恒甫道:“陛下,此事调查清楚再处罚也不迟,北疆入冬冰封千里,许是道路受阻的关系。”

周澶冷哼。“刘湛在十一月初便拿下了禾仓县,苍霞平原不似山中严寒,大雪还没下哪里会受阻。”

双方你一言我一句争执不下。

“老夫已经调查清楚,从去岁起刘湛便收拢流民扩军,兵力已经逼近十万,却从未向朝廷报备。”

周澶直视赵恒甫,气势大盛。

“刘湛收回失地却隐瞒不报,苍霞平原并非他的藩镇,他占着禾仓县驻军不出,这不是意图造反是什么?若不趁现在刘湛羽翼未丰将其拿下更待何时!”

赵恒甫僵住,禾仓县的事他也不知道内情,但是就事论事刘湛这次确实踩了朝廷的底线,此事可大可小。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方寿亭开口了。“若齐云军果真有十万兵,大丞相,你要如何夺他的将军大印?”

周澶早有对策。“自然命北军营将士前往收复。”

方寿亭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若他不从?”

周澶嗤笑。“他敢不从?”

“为何不敢?”方寿亭反问。

说到底周澶不懂军务,他在北疆也不是带兵,成日的跟颜氏内斗,这会冷不丁被方寿亭以用兵的角度反问,倒真被问住了。

方寿亭严肃道:“他手里有藩镇有百姓有兵马,齐云山更是得天独厚的易守难攻,又位于边陲之地,十万大军守一个齐云山,大丞相觉得你派多少兵能拿得下?”

周澶先是一怔,方寿亭一言点破了他脑海里的迷障。

这些日子来周澶的目光只放在大丞相这个位置和朝堂的权柄争夺上,他以为坐在大丞相这个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都要凭他左右。

周澶错了,他能左右的只是京城这一片天,刘湛已经在北疆占据一席之地!

甚至周澶自己也没发现,他对刘湛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那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小将。

他还以为自己依旧能左右那小将的生死,即便刘湛已经戴上金漆梁冠也没有让周澶警醒。

方寿亭一语点醒的不只是周澶,还有朝中百官,一名手中有十万大军的藩镇将军,如何奈何得了他?

百官议论纷纷,面露严肃。

文帝反倒是十分淡定,心道不就是一个县城至于这么紧张,由始至终文帝都没明白朝臣的顾虑。

“大丞相现在还是坚持收回齐云将军的兵权吗?”方寿亭看向周澶。

周澶面色铁青。

那边赵恒甫偷偷看了一眼刘同新,见刘同新脸色发白显然也是吓住了。

赵恒甫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心道自己还是小瞧了这名外孙。

这时有大臣站出来。“即便动不了齐云将军,陛下也该下诏斥责一二,还有那禾仓县可命北军接管,让齐云将军退回齐云山上。”

此计也算是给了周澶一个台阶,大臣们纷纷附和都认为此计可行。

之后圣旨到达晋阳。

一切都在刘湛的意料之中。

这份只差没指着他鼻子骂的圣旨于刘湛而言不痛不痒。

“实不相瞒,齐云山荒蛮贫困,打下禾仓后本将军支不起粮饷,麾下士兵闹着不给粮饷就不撤出禾仓县,这才拖到现在。”刘湛随口胡诌。

“本将军也想立即向陛下递送捷报,这不出了这样的事觉得丢脸,这才拖延至今,若李大人不信,可以前去禾仓县验证。”

刘湛一番长吁短叹倒把那宣旨的钦差说住了。

宣旨的李大人不过是吏部一个七品的小官,此番前来是奉旨骂人的,结果齐云将军反倒问他要粮,拐着弯的说朝廷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