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民生(第4/4页)

三月底四月初的齐云山依然寒冷,有时夜里甚至还有雨夹雪。

救援的工作还在继续,因着冬天雪大堆积,春暖雪化后又有雪崩,有的村子大片被毁,噩耗可谓是一桩接一桩。

灾民集中起来后,很快又面临新的问题。

刘成面有难色,几番挣扎方开口。“宋先生,咱们库存的粮食若是也要供给灾民,怕是不够军中用度了,新买的粮食还要两个月才能到。”

把人收集起来容易,养活却难。

宋凤林头疼的扶住额头。

此番灾情可谓是刘湛治下的第一场考验,若是处置不当,好不容易因为新政凝聚起来的民心便要荡然无存。

“得让百姓活下去。”宋凤林喃喃道。

沉默良久,最终他下了一个决定。

“用稻糠黍米糠掺进粗粮里熬粥分给灾民……”宋凤林眼中沉重。“先活下去吧。”

刘成点头,想起什么踌躇半晌才问。“是否要请示将军?”

“我来跟刘湛解释。”宋凤林抬头,眼中坚定。“你去安排吧。”

用糠熬的粗粮粥自然吃不死人,也能饱腹,只是像钝刀刮嗓子,吃这些东西只为活着,灾民别无选择。

刘湛看着眼前的稻糠粗粮粥沉默良久。

战败都没有自己治下饿死人令刘湛感到无地自容,原来这就是羞愧的感觉。

岑州六县是真的穷,要养岑州军已经不易,平日里哪里有多余的屯粮。

灾民都饿着肚子,可等不了刘成跑去汉中买粮再回来,若是在岑州当地豪强手中买粮,手中再多银子也不够这么多张嘴吃饱。

民生,军需,粮食,样样都难。

“就这样办吧,先活着。”刘湛低沉道。

宋凤林点头,转身出去安排,待他再回来刘湛已经出门了,桌上那碗稻糠粗粮粥吃得干干净净。

活不下去一切都没有意义,唯有活下去才能盼到好日子。

岑州六县每个乡都有赈灾点派发稻糠粗粮粥,多的是一家老小前来求粥。

“稻糠比吃树皮要好,树皮吃多了没力气不说还容易胀死,快些吃吧,吃了下田去,熬到地里种出粮食就好了。”老者唠唠叨叨的带着几个年轻人。

他们村遭雪崩全毁了,人能活着已是万幸,只要人还在就有盼头。

三四月同时也是春耕,稻田要育苗,毁坏的梯田要修,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也没有时间伤怀,很快各地田间地头都是百姓忙碌的身影。

“稻种自然是要借的,否则百姓只能跟豪强借粮,借一还十,利滚利,到了秋收还不够还债。”宋凤林精打细算,把库存的粮食都用在实处。

救灾的事情告一段落刘湛便闲下来了,每日的跟着宋凤林打下手,内务这块他还真是帮不上忙。

“只要熬过头两个月就好了,到了六七月山货也多,采来或吃或卖都有出路。”宋凤林知道刘湛着急,但是民生急不来,休养生息也需要时间。

“三年。”刘湛道。“三年后,咱们齐云山一定能发展起来。”

宋凤林点头。

三年确实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