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齐云将军(第3/4页)

言归正题。

宋凤林又道:“驻守齐云山只能由周澶主动开口指派你,如此一来睿王也无可奈何,你也不用得罪睿王,只是这里面还需要操作一番。”

有办法就行刘湛高兴道:“不着急,此事可从长再议。”

此番刘湛出兵通天关名正言顺,又有战俘在手,捷报传回北军营就是大功一件,他趁机多留一些时日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若是决定了要迁移进野松岭,许多事情都要提前准备。”

刘湛连连点头。“都听你的。”

第二天刘湛便把迁移天苍村的事情跟刘学渊宋宜均他们说了,大家都十分赞同。

刘学逸更是恨不得马上迁下去。“那日燕兵上山通天关告急你祖母受惊还病了两天,这里到底是离燕地太近了,能迁下山去自然再好不过。”

刘家上下知道要迁下山去无不欢喜,就连老太太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

既然定下来了,宋凤林第二天便写了文书在天苍村发出布告,全村上下无有不从。

如此一来迁徙下山的事情便提上了日程,这里面琐碎的事情还多了,幸好还有刘学渊和宋宜均主持。

宋凤林早就对野松岭做好了规划,居民用地、兵工作坊、衙门、道路等等都有蓝图,如今只要选一处合适的地方重建云中书院和刘家即可。

一连几日刘湛和宋凤林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拟定了云中书院和刘家的建筑样式格局大小之后,刘湛亲自带人跑了几趟野松岭确认具体方位。

待迁徙下山的事情全部定下来了,刘湛这才率领一千骑兵大摇大摆的押解俘虏回晋阳。

“让开让开!这是游击将军刘湛刘将军俘虏的燕人,马上要献给睿王受降,谁敢拦着耽误了大事!”

打头的士兵趾高气扬的吆喝驱赶沿途百姓,不住的夸刘湛在这一战中如何神勇,闹得是去到哪都被一群百姓围观。

这还是睿王督战以来第一次俘虏这么多燕兵。

活着的俘虏跟战后数人头还是有本质区别,活着的俘虏能押送进京举行受降仪式,宣帝领百官以俘虏祭天告慰先灵。

宣帝好面子能让宣帝杀俘祭天这可是大功一件。

刘湛一行人才进入晋阳地界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周澶耳里。

周澶当场气得脸色铁青,刘湛明知道他才是北军营最高统帅,要献俘也应该由他献俘,刘湛竟要越过他去把俘虏交给睿王!

虽然睿王最终也不能越过周澶,但这未免太落周澶面子。

周澶气得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越想越愤怒越想越觉得不能让刘湛这小子好过,他传来府里养的几个谋士商量对策。

沛公离依旧在大将军府里当谋士,因他前些日子亲近刘湛最近在大将军府里受尽了脸色。

本以为刘湛这是不打算替他谋划了,就在昨夜他收到了宋凤林的密信。

宋凤林要他做的事情很简单,却让沛公离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新面孔的谋士汇聚在周澶书房,因之前赶走过一批,这一批是从中原新招来的谋士,只有沛公离一人算是周澶身边的老人。

许是听说过周澶打罚谋士,这次新招来的谋士显得小心翼翼,加上刘湛已经是游击将军又是睿王跟前的红人,他们这些无官身的人哪里敢得罪。

于是都尽捡一些谁也不得罪的场面话来说,周澶听罢就更加不耐烦了。

这时沛公离上前一步。“大将军,在下有一计。”

周澶冷凝了一眼沛公离,心里不相信他但是诸多谋士都没能给出有用的建议,此时听听也无妨,周澶点了点头示意他说。

“我们北军营的主力一直驻守晋阳城和给阳关之间形成防线与燕军斡旋,如今燕军攻打齐云山北面,大将军于情于理都该派兵驻守北面防线。”

沛公离按照宋凤林信中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何不趁此良机将刘湛分出北军留守山上,一来远离睿王断了他不该有的心思,二来小惩大诫警示他不该得罪不能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