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别走了(第3/4页)

还有曹鸣刘湛也想把他招回来带在身边历练,不能浪费了一个好苗子,还有许多人不一一列举。

这些跟随刘湛一起长大的兄弟们,也许都不成熟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忠诚听话好学才是刘湛最看重的本质。

曹壮他们的武艺单拎出来都是个顶个的出挑,他们缺少的只是带兵打仗的经验。

要说刘湛最想带再身边的人其实是宋凤林,不是因为私下的关系,而是宋凤林的谋略有其独到之处很多时候都让刘湛自叹弗如。

刘湛很清楚自己军中缺少一个智囊,他本来相中沛公离想着虽然毛病多点但还能用一用。

但是这几日宋凤林暂代刘湛处理军务,那一桩一件完美无缺的安排让刘湛再也看不上浑身小毛病的沛公离。

更重要的是,宋凤林还能教一教那些五大三粗的家伙学会动脑子。

刘湛想着想着便不自觉入了神,他看重的几个苗子都安插在了岑州六县,如今要把人调回来就得另外安排人去顶这些缺,还有野松岭的工程由谁来主持?

刘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

“该喝药了。”这时宋凤林端着药过来。

刘湛一口喝干,却在宋凤林转身要走的时候突然将他拉进怀里,下巴搭在宋凤林肩膀上放软了声。

“凤林,你别走了,留在营里替我主事?”

宋凤林无奈。“野松岭里的工程离不了我。”

刘湛绝望的哼哼。“兵官的名单我光想想就头疼,到时候还要安排这么多事,我一个人得忙疯了不可。”

大壮他们到底是什么都不懂,每升一次官都得从头学,而刘湛的官升得也太快了,连带着下面的兄弟们也赶鸭子上架。

这样的军队当真是问题多多,宋凤林想到这里也颇觉头疼。

“麾下兵官的名单,你有章程了吗?”宋凤林问。

刘湛摇头,除了曹壮他们为首的几个,其他人不管放在什么位置,哪哪都觉得差点意思,令刘湛十分纠结。

宋凤林起身步到书桌。“你看中哪些人告诉我,我列出来给你参详。”

这一天两人商量了一天总算把大致的章程定下来了,早前安排在岑州六县当兵官的大部分都要调回来,而新缺从刘湛的八百亲卫里挑选替补。

宋凤林仔细考虑过,如今刘湛刚晋升游击将军又经历一场大战,营里百废待兴,他在此时离开确实不妥。

他可以多留些日子待刘湛伤势完全痊愈再离开,这些日子野松岭里的工程可以让吕树生和闻青山代为监督。

“待我伤好了我也要回去一趟,正好送你回去。”刘湛也想回去一趟看看野松岭的进度,他的伤口已经结了厚厚一层痂最多还要半个月就能痊愈。

这段时间刘湛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妥当,一是麾下兵官名单呈送给睿王批准,睿王批了之后,大将军那只是走过过场。

二是他要亲自向大将军述职,大将军毕竟是刘湛上峰,于情于理都该拜见大将军。

刘湛的伤好了七八分之后,便坐马车进城向周澶述职,曹壮陪同左右。

大将军府。

“末将拜见大将军。”刘湛单膝跪地抱拳。

周澶坐在上首喝茶,穿着一件宽袖绸缎长衫,看着有几分儒将风姿,若只看外表,周澶长了一张泥塑菩萨那样温厚和蔼的脸。

就是这样一张好人脸,在刘湛眼中周澶是一只表里不一的笑面狐。

刘湛跪了约有两盏茶的功夫,跪得他的伤口越发疼痛,直到周澶看到他额上渗出冷汗这才抬了抬手。

“坐吧。”

“谢大将军。”刘湛面不改色,忍着剧痛挨着椅子边沿坐下,态度依旧恭敬中带着畏惧。

周澶放下茶盏。“从前倒是看走了眼,刘将军英雄年少,日后前途无量。”

刘湛不卑不亢道:“幸得大将军和睿王赏识,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报效大楚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