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杀敌(第3/4页)

与此同时,燕军铁骑在步兵阵中横冲直撞,楚兵乱成一团,方措手下的杂牌兵怎么可能抵挡得住燕军铁骑,张泰宁当机立断命副将发出信号,芙蓉坪顶上等待的五千骑兵立即奔腾而下。

这是北伐以来燕军铁骑与楚军骑兵第一次正面交锋。

此时战场上的楚兵已死伤过半。

赵午光见己方大势已去毫不犹豫道。“将军!请撤退!”

张泰宁怎么甘心撤退但是他不能不顾及自己的根基,他麾下的两万骑兵是他在楚军立足的根本!方措手下的杂牌兵丢了就丢了,但是五千骑兵是左镇军的精锐绝不能折在这里!

躲藏在灌木丛里的刘湛远远看到楚军骑兵护着张泰宁撤退靠了一声。“撤回羊背坳深处!马上走!”

此时跑出丛林只有死路一条,唯一的活命办法就是藏入羊背坳深处待燕军撤退再回营。

骑兵一撤,余下的楚军步兵有跟着跑的也有向四面八方溃散的,燕军铁骑就像老鹰捉小鸡里的老鹰追着溃败的楚兵。

“真他娘的窝囊!”刘湛骂骂咧咧的率领部下迅速藏入羊背坳。

这样勾心斗角又自私自利的军队怎么可能收复苍霞平原?

刘湛算是看明白了,他本以为张泰宁是值得追随的将军,今日看来当年的将军风骨早就在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中被风化了,同时刘湛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楚国这个大染缸里谁又能独善其身?

楚军大营,听闻败讯大皇子震怒。

张泰宁跪在中军大帐外请罪。

初战失利有多方因素,大皇子故意把三万人削减为一万人是其一,张泰宁对燕军铁骑不够了解对平原作战不够了解是其二。

但是没有人会去检讨战败的原因,大皇子压了张泰宁一头教他不敢再冒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张泰宁用杂牌兵保精锐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这场“小打小闹”的刺探成败已经无所谓。

第二天,北疆飘起了雨夹雪,帐篷上冻起了长长的冰凌,四月回寒,北疆气候反复无常让南方来的将士都有些受不住,加之昨日战败的消息令士兵们都有些萎靡。

大将军周澶派人打扫战场,没想领队的中郎将却带回来了好消息。

“报大将军!武源县尉斩敌一千三百级,率领旗下士兵回来了!”

周澶刷地站起来。“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燕兵首级具在!其中有校尉一人,千户三人,腰牌印信俱全!”

周澶大喝了一声好。“快去请他进来!还有,快去禀告大皇子!”

楚军大营外,刘湛率领一千亲卫和隐匿时收容的几百楚兵拉着三车首级回来了,只见那些士兵浑身泥泞,血和泥混在铠甲上冻成了冰,远远瞧之十分悲壮。

大皇子领着众将领早已在中军大账等候多时。

刘湛卸下头盔左手抱住,在中军大账门前单膝跪地。“小将拜见大皇子殿下,拜见大将军,拜见诸位将军。”

大皇子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刘湛跟前就要去扶他起来。“快请起。”

刘湛忙惶恐的跪着往后退了两步。“小将身上污秽,大皇子千金之躯……”

大皇子却执意将他扶起,一副宽厚待人礼贤下士的模样。“你有功于大楚,怎会污秽。”

大皇子握住刘湛的手腕。“进来,本殿下要听你讲讲整个经过。”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立即高声安排。“来人,去把本殿下温的热酒给刘县尉端来暖暖身子。”

大皇子喝的酒自然是上等的好酒,刘湛却没有心思品味,他在心里飞快的再过了一遍要说的话。

他自然不能说真话。

那些腰牌印信也是假的,但也不是假的,因为这些腰牌印信都来自周树口峡谷一战,至于腰牌会不会对不上号?这个时代又没有网络谁会跑去燕国对证?那一战刘湛剿灭了三千燕军,这个功劳是时候要来讨了。